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银盘水电站蓄水后已建防洪堤的稳定性分析(陈小平 沈明权)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09下载253次收藏
  摘要: 已建的彭水县城滨江路防洪堤工程位于乌江左岸,主体为加筋土挡墙,长约0.9km,防洪堤堤内为滨江路及密集的商住开发区,居住人口众多。银盘水库蓄水后防洪堤的稳定性事关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在对防洪堤的现状进行调查和采用一定的勘察手段的基础上,结合水库的运行情况,对影响防洪堤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洪水对挡墙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在正常水位期间挡墙在库水长期浸泡下,挡墙拉筋的摩擦力下降,挡墙稳定性降低;蓄水对防洪堤护坡的影响小于蓄水前。

关 键 词: 加筋土挡墙;防洪堤;稳定性分析;彭水县城;银盘水电站

中图分类号: tv871.2 文献标识码: a

1 防洪堤基本情况

彭水县城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位于乌江与郁江的汇合口,距银盘电站约42km,距上游彭水电站约11km,是银盘电站库区唯一的一座县城。彭水县城滨江路防洪堤位于乌江左岸下坝一带,上起彭水乌江大桥桥头,下至乌江二桥桥头,长约0.9km。

防护堤工程分为下部加筋土挡墙和上部护坡工程两部分,分两期进行设计和实施,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实施完成。加筋土挡墙高度一般为10~12m(最大墙高约16m),墙顶高程222m,墙底最低高程206m,挡墙基础为条形基础,挡墙面板为60cm×60cm预制混凝土四方块,墙后拉筋长6~9m;护坡为预制混凝土块护面,坡面为混凝土面板,回填坡比1∶2,中间3级马道,高程分别为222(直立墙顶)、227m和232m,马道宽度2m,坡顶为滨江路,高程235m。

银盘电站蓄水至正常蓄水位215m时,回水至彭水县城一带的常年水位为215.34m,防洪堤下部的加筋土挡墙部分将长期浸泡于库水中(见图1略)。

2 防洪堤稳定现状

滨江路防护堤下部加筋土挡墙建成至今已有10余年,上部护坡工程完成亦有多年。目前彭水县城一带的常年水位205.22m,挡墙位于水上,仅每年汛期时挡墙墙脚浸泡于水中。防护堤每年经历洪水的考验,特别是经历1999年(相当20a一遇水位)和2003年(相当10a一遇水位)高水位的考验,在目前的水位状况下,挡墙稳定性较好,未见有变形,护坡工程也未见明显的毁损。总之,蓄水前防洪堤整体稳定性较好。

3 防洪堤地质情况

滨江路防洪护堤的建设是分两期设计和施工完成的,其建设历时10多年,业主、施工单位多次更换,设计文件、施工资料、竣工资料缺失,目前仅有的施工图阶段设计图与实际施工存在一定的差异,且无相应的地质资料。为收集地质资料以复核蓄水后防洪堤的稳定性,对防洪堤进行了专门的勘察。

3.1 加筋土挡墙

为避免损坏挡墙拉筋,在挡墙面板后10m以外对墙后回填土进行了勘察;为避免破坏面板基础,在距面板2m以外的河滩中对堤基进行了勘察。

(1)墙后回填土。勘探揭示回填土为砂卵砾石,含少量灰、页岩块石,回填厚度8~12m。卵砾石成分为灰岩、白云岩及石英砂岩,呈次圆—圆状,分选较差,粒径一般3~7cm,最大达15cm,含量40%~60%;砂含量约30%~40%,为中、粗砂,含少量页岩等轻物质碎屑及泥团。

砂卵砾石级配均匀,为中密—密实,压实系数0.9~0.95,不含棱角锋利的块石、有机料及生活垃圾,卵石的最大粒径15cm,为强透水介质、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低压缩性的特点,在水利工程中砂卵砾石是加筋土挡墙理想的回填料。

(2)挡墙地基。根据地基土的物质组成,挡墙地基可分为上、下游两段。上游段,长约350m,位于原地形的冲沟前缘,地表高程211.26~212.87m,地基土为冲沟冲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银盘水电站蓄水后已建防洪堤的稳定性分析(陈小平 沈明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