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补水价:农田灌溉制度节水新篇章——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李娜 高建敏)
2004年9月,衡水市桃城区在河沿镇种高村通过明晰水权,分水到户,结束了农村地下水随便采、随便用的历史,率先为井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闯出一条新路;2005年8月,又在全国首创“提补水价”机制,用经济杠杆激发了农民的节水热情。
“提补水价”机制就是“提价+补贴”,又称“一提一补”。“提”就是将水价提高,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补”就是将水价提高的部分和财政补贴资金作为节水调节基金,按承包地面积平摊后补贴给农民。
“一提一补”的“提补水价”机制,既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实现了节奖超罚,又没有增加农民的支出,不仅为试点地区创造了新经验,而且为农村水资源费的征收开拓了新思路,受到水利部有关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制度约束,转变用水观念
桃城区地处华北平原的黑龙港流域,总面积590平方公里,全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120立方米,是华北乃至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由于用水长期主要依靠地下水,桃城区地下水超采十分严重,尤其是近十几年,年均超采深层地下水约6000万立方米,超采模数每平方公里10万立方米,形成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在桃城区,地下水漏斗区中心水位埋深达110米,并已出现地面沉降、深层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由于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近70%,在以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井灌区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桃城区最重要、最急迫的一项工作。
自2004年6月被确定为河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后,桃城区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节水机制,经历了从明晰水权、分水到户、总量控制、浮动定额管理到实行浮动总量管理,再到“提补水价”三个阶段。
在摸索创新节水机制的过程中,桃城区逐步认识到:制度节水最有潜力,唯有制度节水才能从根本上唤醒农民自发节水的意识,转变农民的用水观念,也唯有利益的杠杆,最能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
现在,桃城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村的村民们,浇地之前会先把地整平,把畦分小,还要把“小白龙”仔细检查一遍,确认不漏水之后才开始浇地。浇完之后,会赶快把阀门关上,生怕
提补水价:农田灌溉制度节水新篇章——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李娜 高建敏)
本文2010-03-12 15:00:5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566.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