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密云水库底泥释放与内源污染负荷估算的探讨(关卓今 刘操 胡秀琳)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48下载148次收藏
  #trs_autoadd_1236925318125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925318125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925318125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925318125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36925318125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摘要:根据底泥释放的基本原理, 利用密云水岸内湖独特的水域特点, 通过对水质的监刚, 结合水体净化能力, 实地推算出底泥的释放能力和不同情况的内源污染负荷, 这种估算得出的底泥释放值要比实验室中得出的有更高的可信度。

 

关键词:底泥释放 内源污染 密云水库 污染负荷

 

1 概述

 

水体污染已经是当前全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水体外源污染的不断升级导致水体底泥污染物的大量积累, 从而成为二次污染的内源污染源, 这种情况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水体的富营养化底泥问题上。

 

底泥在一定条件之下不断地向水体释放污染物质,对于水体富营养化底泥释放的动力学原理普遍认为是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作用, 主要有:① 扰动的影响:在底泥受到扰动时, 底泥间隙水中的营养物质被释放出来;② 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会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和物质的溶解性;③ 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影响:一些环境条件会影响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底泥中有机质的分解、营养物质的转换和释放;④ 局部ph条件:也会改变营养物质的溶解性以及微生物的活动性, 从而改变底泥的释放。

 

对于底泥释放的研究现在主要是将底泥从原地取回在室内进行“离体” 试验,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底泥的状态而难以说明“释放” 的真实性。对于湖泊或水库, 底泥对水体系统二次污染的影响现在还仅仅处于主观估测,而缺少直接的试验依据, 而实际上这种影响是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 情况是复杂的, 而且对于不同的水体系统和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系统也是不同的。所以得出的底泥处理措施也将是难以确定是否使用恰当。

 

就一般来讲, 底泥处理的工程措施有以下一些方式方法:

 

(1)底泥疏浚:对于这种措施仍存在不同的看法, 一般认为, 由于受污水体的脱氧系数较高, 极易引起水体缺氧而导致水质恶化;疏浚使得泥-水界面间原有的稳定状态被破坏;若疏浚深度不足以疏浚掉大部分受污底泥, 则疏浚对于抑制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甚至是相反的, 而且这种情况是很容易发生的;疏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覆水体的特征值, 但是底泥向上搜水体的释放量仍然较大, 不容忽视。所以, 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才能达到水体水质的彻底改善, 而疏俊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手段, 而且要考虑一定的时机。而生态疏俊还只是一种新的提法, 还没有完善的系统措施。

 

(2)污染底泥覆盖:是利用一些具有好的阻隔作用的物质材料覆盖于污染底泥之上, 将底泥中的污染物与上扭水分隔, 以阻止底泥和水的营养物质交换, 防止污染底泥中的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这方面的工作现在还主要是工程技术上的进展, 而这方面的研究也并不很成熟, 另外由于投资费用高、工程效果无法保证, 还难以在大规模的应用上实施。

 

(3)污染底泥固化:利用对污染物具有固化作用的人工或自然试剂, 将底泥中污染物固化或惰性化, 使之相对稳定于底泥中, 大大减少底泥中污染物对水体的释放, 达到阻隔作用。就其固化本身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 所以其应用还是具有局限性。

 

另外, 封固底泥的方法虽能暂时缓解营养盐的释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底泥营养盐释放, 而且以后还会出现反弹, 效果只是在时间上推迟了底泥营养盐的释放, 而在量上并没有减少。并且会由于封固起到厌氧效果, 加快底泥中的厌氧反应, 反而促使底泥中部分物质被还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密云水库底泥释放与内源污染负荷估算的探讨(关卓今 刘操 胡秀琳)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