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
三峡工程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利枢纽工程,枢纽主要由拦河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坝顶全长2309m,最大坝高181m。大坝由左岸非溢流坝段、左厂坝段、左导墙坝段及导墙、泄洪坝段、右纵坝身段、右厂坝段及右岸非溢流坝段等组成;电站厂房分左右岸布置,共装机26台,总容量18200mw;通航建筑物由双线连续五级船闸、垂直升船机、临时船闸及上下游引航道组成。三峡工程施工场面宏大,施工期高峰人数达25000人,施工现场投入各类设备近万台(套)。工程承包施工单位百余家,各类物资、材料、仪器、设备供应厂商数百家。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规模、如此复杂的资源配置和如此严格的工期与质量要求,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施工项目管理体系,并在此体系的保障下,不断创新并应用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系统方法,统筹协调工程各项目、各专业、各工序,优化配置各项资源,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项目特点
三峡工程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施工项目有着十分典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工程规模巨大。如主体工程混凝土工程量达2650万m3,约为巴西伊泰普电站的2倍,为国内已建葛洲坝工程的2.5倍,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8200mw,约为伊泰普电站的1.45倍,最终装机为伊泰普电站的1.6倍。
项目施工工期紧、强度高。如二期工程在6年内建成,除截流、基坑抽水、开挖和金结、机电安装时间外,基本上混凝土浇筑高峰集中在3年左右,使平均年强度高达400万m3以上,最高年强度达500万m3以上,这样的施工强度在世界水电建设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多、技术复杂、难度大。涉及土建、金结、机电等数百个子专业,且要求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技术协调十分复杂。
项目管理系统庞大。它包括组织
三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创新与实践
本文2010-03-12 14:59:05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43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