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流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许志兰 廖日红 楼春华 胡秀琳 孟庆义)
摘要: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治理,面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有逐渐恶化的趋势。主要讨论城市河流流域范围内的面源污染控制问题,从污染物输送入河前的源头控制和污染物集中入河的末端控制两方面,分别阐述了目前城市河流的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性措施。
关键词:城市河流 面源污染 控制措施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治理, 面源污染对于水环境的危害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面源污染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环境问题研究的活跃领域。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美、日、英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主要开展面源污染的分类特征研究、降雨-径流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大气层污染物通过输送与沉积进人地表水体的机理性研究、面源污染扩散与负荷的模型研究等。
我国面源污染研究起始于80年代, 相继在北京、珠江流域的广州、辽河流域的沈阳、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开展。在基础研究方面, 清华大学开展了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降雨径流过程、侵蚀过程、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模型研究。滇池、太湖、巢湖污染治理过程中也对面源污染作了较深入研究。但总体上面源污染研究的重点还是放在了基础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上,对面源污染控制的研究比较落后, 尤其是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研究仍相对薄弱。
2 城市河流面派污染特征
城市河流的面源污染主要是以降雨引起的雨水径流的形式产生, 径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雨水对河流周边道路表面的沉积物、无植被覆盖裸露的地面、垃圾等的冲刷,污染物的含量取决于城市河流的地形、地貌、植被的覆盖程度和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因此, 对面源污染的控制也可以理解成对城市河流周边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的突出特征是:污染源时空分布的分散性和不均匀性、污染途径的随机性和多样性、污染成分的复杂和多变性。
3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面源污染控制按污染物所处位置的不同, 分为源头的分散控制和末端的集中控制。
3.1 源头分散控制
污染物源头的分散控制, 就是在各污染源发生地采取措施将污染物截留下来, 避免污染物在降雨径流的输送过程中进行溶解和扩散, 使污染物的活性得到激活。通过污染物的源头分散的控制措施可降低水流的流动速度, 延长水流时间, 对降雨径流进行拦截、消纳、渗透, 减轻后续处理系统的污染处理负荷和负荷波动, 对入河的面源污染负荷起到了一定的削减作用。
城市河流周边地区绿地、道路、岸坡等不同源头的降雨径流的控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缓冲带、生态护岸等。在技术措施选用时, 可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单独使用或几种技术配合使用。
3.1.1 下凹式绿地
对于河流周边入渗系数较低的绿地, 为了更多地消纳地表径流, 可采用下凹式绿地。现状绿地与周围地面的标高一般相同, 甚至略高, 通过改造, 使绿地高程平均低于周围地面10cm左右, 保证周围硬质地面的雨水径流能自流入绿地。绿地表面种植草皮和绿化树种, 保证一定的景观效果;绿地下层的天然土壤改造成渗透系数大的透水材料, 由表层到底层依次为表层土、砂层、碎石、可渗透的底土层, 增大土壤的存储空间。根据实际情况, 在绿地中因地制
城市河流面源污染控制技术(许志兰 廖日红 楼春华 胡秀琳 孟庆义)
本文2010-03-12 14:58:1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379.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