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西造园水法浅比(许自力)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965下载151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7839823625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7839823625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7839823625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7839823625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7839823625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1 中西造园水法历史比较

 

水在我国早期庭园构成上就占据主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水体形式丰富,景致多变;(2)水体在园林中所占面积较大,又称“巨浸”。隋唐时期,园林水景处理往往规模很大,例如洛阳西苑,不仅有“一池三山”的大湖,周围又有若干小湖,并以“龙鳞渠”环绕串联,形成规模宏大、复杂多变的水系。宋、元以后,园林水体面积越来越小,但变化增多了,宋代重石之风大盛,如宋·周密《吴兴园林记》所述:“池南竖太湖三大石,各高数丈,秀润奇峭,有名于时,……募工移植,所费十倍于石,可谓石妖矣。”从此中国园林山水并称,所谓“水以石为面”、“水得山而媚”、“无石则水无形,无态,……若无水,则岩不显,岸无形”[1]。水和山石的相互依存关系构成中国传统水法的重要特点。明清以来,私家园林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文人士大夫的意趣与造园结合更紧密,为追求自然,一方面,利用天然水面与泉水成景;另一方面,巧于因借、以小喻大,以简喻繁的手法丰富起来,其极至是缸荷、碗莲的出现,真可以说集天地自然于一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园林水法在水形和岸形处理上主要走的是一条模仿自然之路(近代岭南园林出现一些几何处理的水景)。

 

相比中国园林水法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西方园林水法却以意大利水法、法国水法、英国水法为三个阶段的典型。意大利台地园建造在真山真水之中,所以又称别墅园。意大利园的突出成就在于因地制宜的水处理手法,如意大利最著名的两个水景园是朗特别墅和艾斯塔别墅。朗特别墅模仿了水流涓集成河,奔腾跌宕,汇流入海的全过程,它抽象地模仿自然,把阿拉伯园中水渠的做法引进之后,加入许多鬼斧神工的变化,例如水的跌落、水扶梯(链式瀑布)、喷泉等等来人工地再现了这个过程。

 

意大利园的水法注重动势,并且其特有的山地为这种做法提供了势能。法国园林坐落在所谓平畴大泽、无尽头的林荫道、无际涯的林园,在这种条件下,多用静水,面积大,以气魄与宁静取胜,形成典雅、从容的风格。水面比意大利台地园可是大了很多,以突出帝国雄伟气魄。水面平静,像镜子一样反射建筑、树木、云天,又称“水镜”,水镜往往都从透视和投影关系上精心推敲过,以便保证主体建筑能在视角范围内完整地倒映水中。

 

法国园与意大利园相比,特点并不在奇幻多变上,而在比例的和谐、构图的完美、风格的纯净上。意、法园林水法在水形和岸形处理上以几何形为特征,到了英国自然风致园时期出现大的变化,自然风致园推崇自然的浪漫主义思潮,讲究不留痕迹地模仿自然、巧借地形、顺势筑坡,草地斜侵入水,树木杂错间植。自然风致园的代表人物布朗的设计语汇主要是:(1)曲折的水面和小桥;(2)起伏的草地;(3)成簇或带形的树林。至此,西方园林水法体现出一些和中国自然园林水法相似的特征。

 

2 中西造园水法艺术比较

 

2.1 艺术起源比较

 

在法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师附带设计的,而中国造园艺术是在诗人、画家手里成长起来的。法园起源于果园菜地,中国园林来源于苑囿。由此,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西方园林理水有浓厚的建筑味,形式显得非常重要,严谨而实用,而中国园林理水在人工营造中倒体现出真正自然的味道,重视意境,其最为重要的功能是怡情,其手法偏于感性而不易把握。

 

2.2 形式特点比较

 

台湾学者吴森在《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中西造园水法浅比(许自力)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