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城市河湖水质改善的探讨(张世清 李京辉 翟金旺)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711下载295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6542985328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6542985328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6542985328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6542985328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6542985328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水是生命之源, 城市依水而建,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水资源的短缺日益突出。如何做好开源、节流、治污工作, 到2008年前使六环路以内城市河湖水质基本还清, 城中心区150km河道水质达到类标准, 为奥运会创建“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 为首都市民营造优美水环境, 是摆在水务工作者面前的中心任务。

 

1 城市河湖截污治污历史回顾

 

北京城市河湖水系始建于金代, 成型于元代, 拓展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较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 形成了现在的水系格局。城区的截污改造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治理。第1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 治理了排污口200多个。由于当时居住人口比较稳定, 排污口的数量相对较少, 同时降雨量大, 河道水体流动性强等, 河湖基本是水体清澈,到处可以看到人们下河捕鱼、游泳的场景。第2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 城市建设发展迅猛, 全市常住人口1032万人, 流动人口也达到了127万人。相应带来的是用水量加大, 排放污水量不断增加, 加重了城市河湖污染程度。此次截污工程历时3年, 对11条河渠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改造和封堵了排污口300多个, 减轻了河湖水质的进一步恶化。但河湖的水质急速变差, 有些河道已经呈现出黑臭的趋势, 水中的自然水生植物和鱼类在逐年减少, 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纳污能力下降。到了90年代末, 人口增加到1285万, 流动人口猛增到300万, 各项建设工程如火如茶, 城市河湖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再遇上连年干旱, 几乎到了“ 无河不干, 有水皆污” 的地步。为了彻底改善城市水环境, 从1998年开始, 市政府投巨资实施了第3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截污工程, 对城中心区的昆玉段、长河、筒子河、内城六海湖泊等近50km河道和13处湖泊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逐步实现了“ 水清、岸绿、流畅、局部通航”的治理目标。

 

城市河湖担负着工业、城市生活、园林绿化美化用水,同时保证防汛、抗旱与河道通航的安全以及河道水质、保洁和管理等工作。所辖河道贯穿9个区, 河湖处管辖河道12条, 河道长度118.39km(其中:明渠109.56km, 暗渠8.83km), 供水湖泊24处, 水面面积866万m2, 水体总量1338万m3。以第3次大规模治理为契机, 特别是从2002年起, 管理处成立了以领导挂帅的截污办公室, 对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排水口进行核查, 排水口有1080个, 其中雨水口790个, 雨污合流口290个。在截污治理前, 年排污量达1.15亿m3。我处对合流的排污口分别采用铺设污水管道、雨污分流、改造截流井、增设截流坎和渗井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理。目前完成截污治理的河道达94.12km, 占管理总长的86%, 已经治理排污口241个, 占排污口(290个)总量的83%。排污口的有效治理和减少, 大大改善了城市河湖水质, 通过连续3年的水质监测, 河湖水质在逐年好转, 同时也避免了水华大面积的暴发。河湖处在治理水环境方面做出了艰苦的努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截污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在全面截污的进程中, 暴露出一些问题, 已经治理过的水口有66个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 情况分为3类:经常性排污水口16个, 主要表现在城区老旧管道大量存在, 多为雨污合流管道, 并且管道错综复杂, 污水随意接入性大偶尔排污水口12个, 主要是截流管口径小, 易造成管道淤堵, 餐饮、洗车、发廊等私接乱排现象普遍少量渗流水口38个, 但存在养护管理跟不上, 垃圾清理不及时, 当来水量大时, 污水溢流截流坎入河。以上情况的出现都是造成河湖水质污染的原因。

 

2 城市河湖水污染的原因

 

造成城市河湖水污染的原因有多方面, 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城市河湖水量逐年减少。北京城市河湖水系基础较好,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 城区各河道、湖泊水量充沛, 水质清澈, 人们在河湖中游泳嬉戏, 鱼虾穿梭其中, 到处是碧波荡漾, 柳垂倒影的景色。在当时河湖水量充沛, 自身有一定的纳污能力, 工业、生活废水排放量相对较少, 少量污水不会对河湖造成大的影响。到了90年代, 城市飞速发展, 人口急剧增加, 城市污水排放量进一步增加, 降水量却逐年递减, 特别是从1999年以来, 年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的70%左右, 水量的减少导致河湖水体流动性差,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城市河湖水质改善的探讨(张世清 李京辉 翟金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