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设“数字潮白河” 构架水务信息化体系(刘梅)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690下载121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3260888390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3260888390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3260888390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3260888390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3260888390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潮白河是海河水系四大河流之一, 流经京、津、冀省市, 纵贯北京市密云、怀柔、顺义、通州四区县, 市内流域面积5688km2, 是北京市第二大河, 担负着密云、怀柔、沙厂、北台上、大水峪等座大中型水库的泄洪和沿河区县的排水、北运河水系的分洪任务同时, 潮白河中下游河段还是北京最大的地下水资源基地, 沿河分布着市、区县多处水源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潮白河已经演变成了集供水、防洪、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性河道。确保供水安全、行洪安全、河道生态健康是潮白河水务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因此, 建设一个功能完备、水平先进、可靠实用的“ 数字潮白河” 信息系统, 以现代化的手段管理潮白河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1 潮白河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成就

 

近年来, 在市水务局大力支持下, 潮白河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就。

 

(1)基础信息采集方面。在潮白河流域建设了2个市级雨情自动报汛站建设了引潮人城供水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向阳闸自动监控系统、河南村和白庙橡胶坝自动监测系统, 实现了部分水利工程的水情、工情信息的自动采集。

 

(2)通信和网络方面。初步建设了潮白河管理处局域网系统, 具备了自动化办公的硬件基础。租用了2m电信专线、建设了水务骨干通信网微波链路, 实现了与市水务局的宽带连接。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潮白河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 沿河道信息采集点少, 类型单一, 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源② 已建系统各自独立,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③ 二级通信网的建设基本属于空白④ 缺少一个综合的整合平台, 硬件建设不够完善⑤ 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

 

2 “数字潮白河” 工程建设任务与总体结构布局

 

2.1 建设任务

 

“ 数字潮白河”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是完成潮白河管理处中心站与其下属主要业务管理单位6个业务节点建设, 实现网络互联互通。逐步完善雨情、水情、工情、水质、地下水、墒情、图像等类信息的自动采集系统, 建设各专业基础数据库、中心决策支持系统, 构建水资源与供水管理信息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建设“数字潮白河” 构架水务信息化体系(刘梅)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