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甘肃兴电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及其成效作用(拓万虎)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417下载268次收藏
  #trs_autoadd_1221657793640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1657793640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1657793640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1657793640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21657793640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1.甘肃兴电灌区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

 

甘肃兴电灌区信息化建设目标是以水利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和重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通过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水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根本上摆脱水利行业设施老化、技术落后、管理薄弱的状况。推进水利管理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水利行业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通过灌区信息化建设,确保灌区工程安全、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促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兴电灌区信息化最终目标是实现灌区管理的现代化。建立一个以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以高速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为手段,以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现代化灌区管理系统。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灌区信息资源,包括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等。提高信息采集和加工的准确性以及传输的时效性,做出及时、准确的反馈和预测,为灌区科学供水、优化配水和合理用水提供基础保障。有效地提高灌区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科学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灌区管理的效能,促进灌区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从而为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实现灌溉用水信息管理现代化、灌溉工作及灌溉设施管理现代化以及灌区行政事务与附属设施管理现代化。综合应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管理灌区,将渠系配水实时精确监测控制,准确计量,达到合理分配,有效节约和高效利用;将泵站提水、渠道及建筑物输水实时监测控制;采用计算机网络统一管理。实现泵站、变电站、渠系闸门的远程及就地自动控制;所有提水、输水、配水指标实时监测;气象、墒情、水情、水质、社会、环境、农作物种植等情况的有效监测;电量、水量、水费等经济指标的准确计量;采用业务查询系统,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兴电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集散结构。其项目工程建设的任务为:建设信息化管理中心总站1个,设为管理层;在全灌区8座提水泵站、3座配电变电站和9个渠系配水管理水管所,建设泵站监控子站8个,变电站监控子站3个,水管所监控子站9个,设为现场监测控制层;建设专用光纤传输网络线路98km,将总站与所有子站联接成星形结构的局域网。

 

2.兴电灌区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水管所及干支渠监控管理子站系统

 

田间斗渠口配水用水管理系统

 

输水渠系主要建筑物监测管理系统

 

泵站、变电站监控管理子站系统

 

信息中心总站管理系统

 

专用光纤传输局域网络系统

 

灌区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和公众服务系统

 

泵站提水流量自动化调节系统与灌区斗口自动控制系统等。

 

3.兴电灌区已建成信息化系统情况

 

3.1 已建成的工程量及完成投资

 

近几年,在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关怀支持下,在中国灌排中心的帮助指导下,该灌区在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实施中取得了阶段性成就。按照年度投资计划及实施方案,已建成1个调度中心管理总站、6个泵站监控子站、1个变电站监控子站、2个水管所监控子站、办公大楼局域网及57.289km光缆传输网络。完成调度监控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泵站、变电站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闸门监控系统;光纤通信网络系统;灌区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部分工程,完成投资629.28万元。《2008年度信息化实施方案》已通过甘肃水利厅及水利部专家组的评审,项目正待实施中。

 

已建成的系统有机应用高新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先进测控技术、优化调度与决策技术等),在原有提水设备和工程设施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与控制,是一个典型的先进技术与传统设施巧妙结合的示范项目。达到兴电灌区高扬程多梯级提水、多渠系输水和多网点配水的远程自动监测控制,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少人或无人值守。建成一个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各部门相对独立、具有远程和本地监控功能的,集行政管理、调度运行、生产及经济指标考核、数据存储等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运行管理中几乎全部代替了人工工作,先进实用,有推广价值。

 

3.2 已建项目的实际效果

 

3.2.1 已建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创新

 

兴电灌区作为全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研究开发的管理系统成功应用后,彻底解决了多梯级、高扬程电力提水灌溉工程的泵站之间距离远、地处偏僻、通信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提水扬程高功率大、调度方式比较复杂等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实现了应用高科技信息技术远程管理泵站运行和渠系闸门监控,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系统具有地域分布广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甘肃兴电灌区信息化试点建设及其成效作用(拓万虎)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