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市水资源综合调配问题思考(李会安 万超 王萍)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035下载297次收藏
  #trs_autoadd_1219103388812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9103388812 p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9103388812 td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9103388812 div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trs_autoadd_1219103388812 li {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 /**---json-- {"":{"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摘要: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短缺, 水环境问题突出。实行地表水、地下水、外来水与再生水的综合调配和高效利用, 达到供给约束条件下的水量供需平衡, 是北京水务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北京市水资源综合调配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基本思路, 分析了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几个关健问题。

 

关键词:水资源 综合调配 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637(2006)02-0024-03

 

1 北京市水资源综合调配的必然性

 

北京市属资源性缺水地区, 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 是全国人均的1/8, 世界人均的1/30。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北京市曾多次发生水危机, 尤其是90年代后期以来, 遭遇连续多年干早, 供水危机进一步加重。由于地表可供水量减少, 北京市地下水超采严重。根据水资源公报, 2003年末与1980年末相比,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11.09m, 地下水储量减少56.78亿m3, 埋深大于10m的地下水严重下降区面积达4108km2, 尤其是在漏斗区, 地下水位埋深达20m以上。地下水的超采不仅使地下水储量急剧下降, 而且在局部地区还引发了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由于地表、地下水的过度开发, 河道基流锐减, 最小生态流量难以保证, 一些河段甚至常年干涸, 自然生态受到破坏, 即使有水的河道大多也污染严重, 造成有河多干、有水多污的现象。但另一方面, 一些非常规水源的开发还有较大潜力, 如汛期雨洪水和再生水。如果汛期雨洪水和再生水得到有效开发, 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而且可以减轻北京市洪涝灾害, 改善河道水环境。

 

因此, 解决北京市的水资源问题, 一方面要开源节流, 在加强节约用水、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广开各种水源, 包括常规水源和非常规水源, 实施跨流域和跨区域调水, 增加有效供给, 尽可能弥补资源性缺水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要加强水资源综合调配,在供水有限的条件下, 综合考虑各种用水需求, 通过采取工程、技术、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 优化多水源的配置, 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己经开工建设, 按照规划,2010年实现引长江水进京的目标, 这为解决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源保障。但是,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 北京市水资源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将南水北调水和北京市的其他水源有机结合,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 从推行两个转变、实现循环水务来讲, 强化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以新的治水理念为指导, 通过水资源的综合调配, 实现当地水与外来水、地表水与地下水、清洁水源与再生水源、枯季降水与雨洪水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从而达到供给约束条件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 将是今后水务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2 北京市水资源综合调配的特点

 

2.1 多水源

 

目前, 北京市主要供水水源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另外还有少比例的再生水。据2003年供水统计, 在35.8亿m3总供水量中, 地表水为8.33亿m3, 占总供水的23%;地下水为25.42亿m3, 占71%;再生水为2.05亿m3,占6%。到2010年长江水进京后, 实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北京市水资源综合调配问题思考(李会安 万超 王萍)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