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郊区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认识和建议(朱威)
摘要
为了指导上海市郊区水利现代化的建设,需建立现代化指标体系。在提出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前,首先要研究本地区存在的水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并要了解发达国家的水利现代化情况和解决问题,然后,围绕上海市建设国际型大都市的目标,来制订郊区水利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太湖流域的水利现代化要解决的问题,上海郊区水利现代化进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在提出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前,首先要研究本地区存在的水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并要了解发达国家的水利现代化情况和解决问题,然后,围绕上海市建设国际型大都市的目标,来制订郊区水利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在当前上海水务一体化体制情况下,又基于上海市郊区存在的水问题,在提法中,以研究郊区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更为合适。原来的农田水利现代化体系,可能相对研究范围太小。
一、太湖流域的水利现代化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来说,首先要了解流域水利发展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太湖流域水利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54年前,1954年至1999年,2000年以后。
1954年前,由于太湖流域上尚未建立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水问题主要体现在洪涝问题和抗旱问题。1931年、1954年大水,造成了太湖流域大部分良田被淹,当地百姓流离失所,经济受到很大损失。由于当年太湖流域沿长江口门无水闸工程,长江洪水会直接影响太湖流域。
1954年特大洪水以后,国家、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建设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现在沿长江口门,除黄浦江外,已全部建闸控制。特别是1991年后太湖综合治理十大骨干工程的建设,使太湖流域有了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保障体系,2002年全面完工后,已能够防御1954年型(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而沿长江口门已建成700m3/s的泵站,可以动力或高潮自引江水入太湖流域,缓解旱情。
但在水利工程大量建设的第二阶段,又出现了新的水问题:
首先是大量的水闸一般都在汛期才投入运用,遇洪水才调度开启或关闭。而非汛期,水利工程一般是不调度的,水闸基本保持关闭状态(如青淞大包围内的水闸)。这样的调度方式,使水流停滞,水体交换能力、自净能力大大降低。如果河流停止了流动,那就不成其为“河流”,只能说是“死水一潭”。二是河床淤积严重,二十年来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分别淤积了0.5—0.8米,严重影响河道泄水能力,并影响了水环境。三是水污染日趋严重,目前流域已经有75%以上的河道受到污染,水质在 Ⅳ类或Ⅳ类以上,而太湖则富营养
对上海郊区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认识和建议(朱威)
本文2010-03-12 14:55:17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153.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