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璧山县农田水利建设成效与做法(何明全)

栏目:农林鱼水论文发布:2010-03-12浏览:2523下载279次收藏
 

摘 要:近年来重庆市璧山县加强领导,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连续四年被重庆市政府评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等奖,连续五年获重庆市水利局“禹王杯”考核一等奖,实现了变“大锅水”、“福利水”为“商品水”,激发了群众和社会力量自发兴修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璧山县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 成效 做法 璧山

璧山县地处重庆西部,幅员面积914.56km2,总人口61.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73万人,县境内仅有璧北河、璧南河、梅江河三条小溪河,无过境水源补充,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370mm,水资源总量33781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52m3,只有重庆市的1/3,全国的1/4,是一个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县。

一、农田水利建设成效

近年来通过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四年被重庆市政府评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等奖,连续五年获重庆市水利局“禹王杯”考核一等奖。

1.2007年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2007年璧山县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农田水利建设再掀新高,全县农田水利建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项目3215处,整治修复病险水库33座,兴建小微型水利工程1540口,投入劳动积累工402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量134万方,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6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km2改造场镇供水工程6处,打机井1000余口,新增农村供水受益人口2.2万人,维修清淤山平塘285口,整治石河堰25道,维修清淤渠道508km,渠道防渗17km,新建渠道12km(其中输水管道4km),新修沼气池2000口,维修改造电灌站327台,维修燃油机具1810台,全县共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9642万元。有效促进了璧山县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实现了变“大锅水”、“福利水”为“商品水”,激发了群众和社会力量自发兴修水利工程的积极性

通过水利工程所有权改革,明确了工程权属,搞活了经营权,改善了工程管理,使一些工程落实到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手中进行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降低了工程运行成本,达到了乡镇政府满意,受益群众满意、承包经营者满意“三满意”效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确保了国家和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农田水利建设主要做法

1.坚持的基本原则

(1)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上;

(2)与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密切和谐;

(3)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土地生产力,以较少的土地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4)尊重群众的意见,因地制宜,因水制宜;

(5)严格实行六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制、承诺制和公示制。

2.采取四大土地流转模式,使农田水利规模化、集约化

重庆市是国家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收入,璧山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零星分散的土地进行适度集中,以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等方式,引导土地合理、有序向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大户流转,至目前,全县已合理流转土地十多万亩,逐步实现其农业规模化经营。

(1)田保姆式:对长年在外务工、举家外出而无人耕种的农田,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委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重庆市璧山县农田水利建设成效与做法(何明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