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四会江河流域水利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探讨(李景成)
摘要:四会市是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繁的地方,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兴修水利,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完善的水利设施。现为充分发挥水利资源和水利工程效益,加强了管理,使水利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资源利用 管理措施探讨
从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看,水利事业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会市大力兴修水利,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又比较完善的拦、蓄、引、提、排水利体系。全市现有堤围54条,其中万亩围10条,千亩围19条,堤线全长210.8km;中型水库2宗(市县管),小型水库48宗,其中小一型水库11宗(市管2宗),总库容1.19亿m3;引水工程294宗,引水流量13.8m3/s;电动排灌站107宗(市管10宗),总装机202台15790kw;小水电站23宗(市管5宗),总装机共37608kw,年发电量约1.5亿度,以及其他水利工程一大批。除市管的工程外,其余均为镇、村分级管理,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相线协调,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保障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水利资源、水利工程的概况
但由于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先天不足”(如工程不配套、标准偏低等)和“后天欠补”(如工程老化、失修失管等),因而存在安全隐患。如四会市的小型水库,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的思想影响下,效益下降,有的已成为病库、险库,有的小型水库由个人承包,以包代管,承包者只图眼前利益,危害水库安全;又如堤围的防御标准较低,堤身单薄,近年由于河床下切严重,部分挑水丁坝和砌石护岸出现崩塌或松脱,穿堤涵闸、水陂也因年久老化而出现破烂、漏水等现象,均急需进行除险加固;一些电力排灌站的机组和线路残旧,严重影响排涝抗旱的效益;部分小水电站的机组残旧,效率较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四会市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江谷水库(中型、市管)经过安全鉴定、设计复查和初步设计,已进行安全达标施工。水迳水库(中型、市管)同时已进行安全鉴定。并对全市48宗小型水库进行安全大检查,将存有不同程度隐患的小型水库列入除险加固计划。至目前止,四会市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已竣工的有壮坑、大坑口、鸡啼岭、莲塘迳、乌石、黄泥塘、大南山、南田水库(均为小一型);会城防洪堤现正在按五十年一遇的防御标准进行改建施工,景丰联围四会段(丰乐围)已进行了安全达标设计复查,19条千亩堤围按肇庆市局的通知要求进行安全达标加固工程设计复查。经过连续10年实施省人大85号议案整治加固,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的堤长10.44km(丰乐围),至今所有土堤已全部经过不同标准的培修加固,但还有大部分的填塘固基和护岸未有解决。龙江水库和铁岗水库(中型)正在进行安全鉴定工作;威整电站分别对两台旧发电机组进行了更换;大部分电排站的机组和线路进行了更新,通过这些措施,巩固和发挥了工程效益。
二、水利资源的利用
为改变水利严重滞后的状况,从一九九二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加强水利建设的决定》以来,四会市市水利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加快水利工程安全达标建设步伐,四会市市水利单位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以小水电为龙头,积极开展综合经营,发展水利经济,逐步走出一条“以水养水”、“以电养水”、“以商养水”的新路子。近几年,根据水利工程的水土资源和人才设备优势,做好以工程为依托的发展水利经济文章。主要是结合工程安全达标建设,利用工程用地发展房地产业,以商养水。同时除了利用众多的水库库面养鱼外,还利用小水电充裕的电能,引进企业,以增加电站的效益,将收益反哺水利,以电养水,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四会市市水利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现拥有种养场、建筑安装公司、物资供销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经济实业公司、塑料厂、胶袋厂、水管厂、石材厂、无氧铜杆厂、水泥制品厂、水泥厂、酒楼、勘测设计院等经济实体25个。2005年实现水利经济总产值30778万元,创利税1568万元,为四会市市的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为解决旱情,促进农业生产,建国以来四会市市修建了一大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由于近年发展经济,城市建设开发占地,调整作物布局,发展渔业等原因,四会市市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灌溉任务也随着减轻,同时由于河沙滥取,导致河床下切,气候反常,有的地方出现了水库无水可蓄,水陂无水可引,抽水站无水可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为解决这些问题,四会市市的灌溉管理主要经验是:强加水库科学调度管理,在不影响渡汛安全的情况下多蓄水,以确保农田灌溉用水;同时要开源节流,把土砂质渠道改建为硬底化渠道,修建水利工程,尽量实现自灌自排。
四会市市防洪管理的主要有:
(1)实施议案,依法治堤。由于有了省人大85号民心议案,实行依法治堤治库,使堤围水库的抗洪能力显著加强,故能安全渡过94年特大洪水;
(2)因势利导,调动群众培堤积极性。94年的特大洪水,给四会市人民一个深刻教训,若不是实施江河整治,大部分堤围很可能会崩溃,故以此次特大洪水为教材,因势利导,调动培堤积极性,连续五年统筹加固堤围;
(3)成立防汛机构
广东省四会江河流域水利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探讨(李景成)
本文2010-03-12 14:54:18发表“农林鱼水论文”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106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