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创新 为新农村建设量身定做金融服务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说到底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据专家测算,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投用于新农村建设的的资金要达到每个农民5000元以上。以宁都县为例,全县有61万农民,那么未来十几年时间内,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累计将超过3亿元人民币。面对如此巨大的金融需求, 县级农信社必须充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业务机制,为新农村建设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争取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更大作为和更大发展。
一、创新支农工作理念,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信社要强化命在农业、根在农村、情系农民的责任意识,对农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既定方针。多予,就是向农民增加信贷投入,解决农民资金需求问题;少取就是实施贷款利率优惠,减少农民利息支出;放活,就是进一步简化贷款环节,方便农民办理贷款。
1、坚持“两个取向”,树立支农新理念。一是要坚持新农村建设取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的银行、农村社区的银行和零售银行。二是要坚持“双赢”取向,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控制信贷风险,实现经济效益,达到社农双赢目的。
2、实现“四大转变”,确立信贷新投向:由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由单纯支持第一产业发展向同时支持第二、三产业发展转变;由单纯支持农村生产向同时支持农村消费转变;由支持传统“三农”建设向支持县域经济“大三农”转变。
二、明确支农工作重点,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放总量
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及国家计划投资重点,不断扩大贷款的覆盖面,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放总量,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有效需求的充足供应,确保新增新农村建设贷款的比例不低于80%的标准。信用社的支农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参与各级政府列入财政预算或上级相关部门投入计划、有按年度拨款保证的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电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支持村镇公共设施建设。对符合新村镇规划、政府已有前期投入,有关“六改四普及”等方面的建设,在掌握其现金流、确保还款有来源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
2、支持农业新产业建设。加大对优质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开发针对中小农业企业的可持续金融服务方式;对具有资源、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就宁都实际而言,应重点倾斜投向脐橙、黄鸡、蘑菇三大主导产业,特别是蘑菇产业,目前发展势头强劲,应持续大力支持。
3、支持新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农户个体消费。配套支持乡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配合民政部门实施农村
立足创新 为新农村建设量身定做金融服务
本文2010-03-11 22:03:43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052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