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496下载244次收藏

摘要: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再一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位置越显重要,农村信用社如何既能创新信贷手段,促进信贷营销,又能规避风险,推动社农“双赢”,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一项重要议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中坚力量,是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成立以来就承担了支持“三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任。因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村信用社承担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重任,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村信用社的职责,更是农村信用社承载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纵观我国发展现状,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农村是否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农民能否增收,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党中央提出“十一五”时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为了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根本性地解决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增产增收等问题。对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将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必将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由此催生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发育,连锁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这无疑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拓展和发展壮大带来广阔的空间。因此农村信用社应抓住农村经济又一轮快速发展机遇,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信贷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主力军重任。通过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端正服务方向、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入,为推进全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在支持农村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