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银行:农信社改革的终极目标
现代小型商业银行
我们通常所说的社区银行是从国外的“community bank”一词译来。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社区银行的内涵应该是: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人民币以内;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模式建立,以盈利为目标;经营范围局限于一定区域,服务于当地社区经济的现代商业银行。由此不难看出,社区银行具有明显区别于大的主流银行的四方面特征:一是小型的现代商业银行,资产和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二是草根金融,源于有限区域,服务于特定社区;三是其行业属性为现代商业银行;四是以民营企业或自然人发起为主。
结合我国现实状况,基于社区银行的特点,社区银行设立目前可以考虑的渠道主要有:把即将成立的邮储银行直接定位于社区银行,按社区银行的个性化特点运行;由达到准入条件标准的民营企业组建发起并经营社区银行;将经营管理与合法金融接近的地下金融正名为社区银行;引导条件成熟的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转变为社区银行。
可以说,建立社区银行是对我国现有金融体系成员的必要填充,能够真正从商业化经营的层面上弥补城市社区和农村市场的金融真空,对我国的三农问题和城市弱势经济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也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取向找到出口。
中外发展状况比较
欧美先进国家的经济之所以发达,除了其确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金融体系完善,大中小银行在市场细分中定位准确。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既有以花旗、大通、美洲等为代表的金融航母,但更有为数众多分布全国的社区级小银行,美国的社区银行是指具有独立性的在一定区域进行经营运作,其资产规模在1亿——10亿美元之间的小银行。统计资料显示,在当今的美国银行业中,45%的银行其资产规模不足1亿美元,可见其家数多规模小,而只有7%的银行其资产规模超过10亿美元,可见其家数少规模大,这种状况表明,美国社区银行的发育程度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对称关系。
在我国,如果论金融机构的数量也确实不少,但在服务弱势金融群体方面,其金融支持农村与城市社区并无对称关系,而是严重失衡,邮政储蓄只存不贷,抽走农村资金,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资产不良率极高,人员素质低下,体制构建不顺,发展步履艰难,由此而产生了基层金融空洞现象,也由此伴生了地下金融的滋生。因此,确立社区银行模式,加快发展社区金融业务已是当务之急。
与大银行相比,美国社区银行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第一、市场定位准确。主要向当地居民、中小企业以及农场主提供金融服务。第二、资
社区银行:农信社改革的终极目标
本文2010-03-11 21:59:5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5031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