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应该引起重视的三个问题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1浏览:2879下载235次收藏

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应该引起重视的三个问题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促进广大农村安定和谐的关键之处,各级党组织务必抓好三方面工作。

      首先,要配强“村官”。“村官”虽小,但作用很大。他们分布在我国农村60多万个村级组织中,对国家的和谐稳定、经济建设以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起着很大作用。因此,配强“村官”显得特别重要。

***县360多个村级组织中,多数村干部是好的、强的,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贡献,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也起到了表率作用。但是,也有不少村干部,自身各方面素质难以胜任工作任务,不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和发展。一是文化层次低。特别是南部山区不少村干部没有在正规学校读过书,只是念了两个“冬书”, “斗大的字没识几布袋”, “双手画不出八字”。乡镇换届选举时,有的不认识人名字,还得请别人在“民主推荐表”上画个“∨”;审阅收支条据,自己看不懂,得有人在旁边念;签批条据,不会写字,统统盖个人私章。一个村竟然出现会计偷刻村主任私章报销条据现象。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村官”怎能带领农民科学致富?二是年龄老化。有些村多年不发展党员,加之政策原因,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后继乏人,选拔村干部只能是“矮子里边选将军”,导致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一个乡的村干部平均年龄在53岁以上、60岁以上占10%以上。有位村支部书记任职到75岁高龄才退下来。三是法纪观念淡薄。村干部一年四季忙于农务或其它杂事,不读书不看报;很少有机会参加法律法规、党纪条规、政策规定等培训教育,基本上是法盲。违法违纪时有发生。有个村干部将一万多元工程项目款装进腰包,还满不在乎地对调查组说:“我争取回来的钱,剩余下点我还不能拿?”四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差。一些村干部当“官”目的不纯,没有服务意识,只有“捞”的打算。村干部之间有了项目争着管,拨来经费抢着取,没利的事推磨转圈,群众称他们是“捞油水”官。五是不坚守工作岗位。一些村干部只顾自己发家致富,村上的事“捎带”着管管。有的外出当“小包工头”,有的常年在外经商办企业,有的举家迁出本村。群众一年四季见不到村干部,办手续、讨论问题三回五趟“捉不住”。官民之间这么远的距离能和谐吗?

应该看到,由于一些村干部配备不当,直接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影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同时也直接影响农村的经济工作。

笔者认为,选好配强“村官”要重点把好三关:一是文化素质关。文化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是适应新形势的基本条件。应当把那些“先生”牌的人选进村级班子,要积极创造条件选配大学毕业生。二是年龄关。要积极借鉴党政部门领导干部转任离岗办法,大胆选配年轻人。三是素质关。选配到支书或村主任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坚持勤俭节约,不贪图享乐、铺张浪费;公道正派,不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坚持五湖四海,不分门论户、拉帮结派;崇尚科学,不搞迷信活动;求真务实,不虚报浮夸;品行端正,不阳奉阴违、说三道四;以理服人,不显威风,不耍“悍性”,;不酗酒、赌博。

其次,应当规范财务管理。从近年来一些村的越级上访、缠访、闹访来看,群众对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不民主、财务不公开意见相当大。存在的主要问题:1、“摊摊账”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应该引起重视的三个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