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调查与思考
针对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现状、存在的问题,竹溪县人事局组织专班采取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本县岗位设置管理现状进行了理性的总结、分析,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意见。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全县事业单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06年底,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为6379人。按岗位类别分,管理岗位人员15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管理工作的829人,专职管理人员741人;专业技术人员5035人;工勤人员603人。按职务(等级)分,管理人员中正科级84人,副科级112人,科员534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务203人,其中教育146人,卫生32人;中级职务2284人,其中教育1595人,卫生322人;初级职务2151人,其中,教育1176人,卫生576人;其他人员397人。工勤人员中技师231人,高级工97人,中级工109人,初级工46人,普通工98人,学徒、熟练工22人。按行业分,教职员工306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69人,兼任管理岗位人员153人,工勤人员65人;卫生工作人员115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96人,兼任管理岗位人员91人,工勤人员65人;其他行业209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70人,兼任管理岗位人员585人,专职管理人员741人,工勤人员65人。
随着人才队伍的壮大,以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加快,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概括的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事业单位编制实行了总量控制。2004年机构改革,全县核定事业单位编制数6044名(含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按行业分,教育系统核定编制3281名,实有教职员工3134名;卫生系统核定编制1312名,其中县直事业单位627名,实有员工1150名;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11名,实有人数361人;其他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140名。即除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外,全县共有事业编制5733名。按照《教育部<关于中等师范学校和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员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较计字<84>239号)确定的设置标准:高中班平均学生40---50人,可配备教师2.8名,职工1.2名;初中班平均学生40---50人,可配备教师2.5名,职工1.0名;小学班平均学生30---35人,可配备教师1.3名,职工0.1名。2006年底,我县中小学适龄生达到5.4万人,其中小学适龄生2.96万人。按照这个标准,我县核定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编制分别为349名、1054名、1878名,基本满足我县各项事业发展需要。
二是岗位设置逐步走向规范。按照机构改革方案,结合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事业单位配备了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三类岗位。其中,学校、卫生院管理人员岗位多属于复合型岗位,由专业技术人员“双肩挑”。工勤岗位,绝大多数是工勤人员担任,也有极少专业技术人员在工勤岗位。这部分人员主要是因年龄、身体、知识、素养等原因,不适宜在专业技术一线工作,经个人要求和单位同意,转到工勤岗位。
三是各类岗位根据事业发展规模、发展需要、确定了职数或结构比例。在管理岗位设置上,正科级事业单位专职管理人员一般按照3---5人确定;副科级事业单位专职管理人员一般按照2---3人确定;科级以下事业单位,一般不设置专门管理岗位。总体来说,全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较普遍的由专业技术人员“双肩挑”。兼任管理岗位的人员,一般具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既是单位主管,同时又是单位业务、技术骨干。管理岗位职数的设置,根据行业特点、单位规模和社会需求,按照核定人员编制总额的比例进行。如全县中小学按照学生数,设置管理人员岗位职数245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主要依据事业发展规模、服务对象人数等要素进行,高、中、初级职务分别为10:45:45的比例。全县实有专业技术人员5035人,设置高、中、初级职务分别为356名、2469名、2210名。工勤岗位的设置是依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职数确定的。目前,全县事业单位三类岗位职数为8.3:2.6:1。
四是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结合实际实行了聘任制。全县事业单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岗位4485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9%。其中,教育系统,除见习期内人员外,高、中、初级职务全部得到聘任;县、乡两级卫生院因为是差额拨款单位,聘任时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发展规模等多方面的因素,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和工人技术等级评聘分开制度。县人民医院还结合单位的实际,积极探索了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路子。3个业务骨干(因学历、英语等原因未能晋升副高级职务)高聘为副高级职务,5名青年技术人员高聘为中级职务。2名中级职务资格技术人员,因综合考核不合格,被低聘为助理级职务。工勤岗位也实行了聘任制度。其中,高级工、技师,参照了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办法,实行考聘分开、聘任管理、薪聘挂钩。截止2006年底,聘任技师、高级工328名。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过全县事业单位以及主管部门、职能部门长期的共同努力,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为全县各项事业健康有序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组织保障。但是,相对于公务员管理,无论是制度建设、组织建设,还是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都严重滞后,成为事业深入发展和社会协调进步的阻碍性因素。突出表现为“三个问题”。
1、岗位设置问题
专业技术职务分布不够合理。尤其是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分布,不能适应不同事业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失衡”。一是职务层级比例失衡。全县专业技术人员5035人,高、中、初级分别为203人、2284人、2151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45.4%、42.7%,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明显偏少。二是城乡分布比例失衡。2006年全县中高级以上职务2487人,县级事业单位有1309人,比15个乡镇事业单位1178人多131人,高出11.2%。以县一中为例,全校教师人,高、中、初级职务分别为46人、65人、30人,如果不限制中学高级职务岗位,几年以后,全校教师配置,将由现在的“轮轴”模式变成为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模式。乡镇学校,由于教师每年都要经历小学选拔到初中、初中选拔到高中的人员变化过程,所以中、高级人员越来越少,人员结构成为初级人员多,中级、高级直线减少的“大头钉”模式,甚至还会失去“尖峰”,人员从三级配置变成只有中、初两极配置,同县直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形成强烈的反差。三是行业分布比例失衡。全县副高级以上职务,基本集中在教育、卫生两大行业。2005年底,教育系统高级职务达到148人,卫生达到35人(主要是护理专业类),分别占全县高级职务总数197人的75.1%和17.8%,农、林、水等其他专业仅占7.1%。林业、水电、茶叶、魔芋等县域支柱产业,仅有的个别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评审的。近十多年以来,职称评审的门槛越来越高,英语、论文、学历、行政表彰、学分、科技成果,任何一项缺失,都足以让专业技术人员打消晋升职称的念头。这些行业中,相当一部分人员都只有中专学历,充其量是大专学历。学历低,英语基础差(有的根本没念过几天英语)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有的虽然在业务上是骨干,但是或者因为忽视搞学历,年轻时忙事业,没有搞到本科学历,或者连续三、四年英语考试都不过关,所以晋升高级职称仅仅是他们心中的一个梦,更是他们心中的“痛”。长此以往,再也没有人晋升高级职务。由于缺少技术上的“领头雁”,人才成长中的“传、帮、带”作用难以发挥,有的行业,甚至连项目论证报告都无人着手。人才的成长速度远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需求。
管理岗位设置过滥偏多。突出表现在事业单位领导岗位的设置上。从设置管理岗位的目的来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职责应当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要素,即事业发展或者说专业、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单位管理或者说单位行政事务管理的决策者、执行者、监督检查者、服务者和综合协调者。任何一项职能发挥不力,都足以影响甚至阻碍该项社会事业和所在单位繁荣前进的步伐。所以,合格的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更应该是体现专业性和管理型双重的特点。但从现实状况来看,管理人员中真正属于这种“复合型”要求的并不多。实际上,有的只是业务上的一把好手,有可能是一个好教师、好医生、好设计员、好工程师......,因为其突出的工作成绩,出于激励人才的目的,组织上为其授一个校长、副校长,院长、副院长,主任、副主任等等职务;有的只适合干日常事务,却硬要把他推上“领导岗位”;有的则是既不懂管理,又无专长,只是为了平衡一些关系,比如人缘关系、业务关系等,将其安排在一个相对工作轻松、舒适的岗位,以“安抚人心”;还有的把专业素质较差、年龄较大、身体较弱,难以胜任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也安排成为管理人员......显然,这类管理人员,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人才。这样的安排,不仅会使许多人“荒芜正业”,而且也难以成为事业发展、单位兴盛的有力推动者,反而增加了事业单位的管理难度和成本。在事业单位领导职数设置上,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小单位,往往在一个正职领导以外,还安排有至少5个以上的副职领导,有的还多达10多个。而
竹溪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调查与思考
本文2010-03-11 17:21:11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68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