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议乡镇书记(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五个环节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951下载192次收藏



    乡镇书记(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的职能工作,乡镇书记(乡镇长)履行经济责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三农”的利益,关系到一方平安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审计工作中把握好“五个环节”,可确保此项审计工作规范运行。
    (一)审前调查环节
    真实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是搞好乡镇书记(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先决条件,因此,要在深入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做到心中有数,确定审计重点。这一环节要做到“三摸清”。一是摸清乡镇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的底数;二是摸清乡镇主要经济指标的底数,包括财政、财务收支指标,工农业生产总值指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和经济增长速度等;三是摸清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效果以及制度本身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规定等。
    (二)原始资料审计环节
    根据乡镇书记(乡镇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发现了一些乡镇和个人的违纪违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做假账、伪造票据、多记支出、少记收入等方面,因此,对被审计单位的账簿、实物和原始票据的审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实施审计时,应将账面数、实物存量和原始发票审计放在首位。为加大此环节的审计力度,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四结合、四核实”的审计方法。一是账面与票据审计相结合,核实账、票数据反映是否一致,看有无鸳鸯票或账户混用和假票、假账等违纪违规现象;二是单位账户与银行账户审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议乡镇书记(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五个环节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