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标准化之路 谱写茶业新篇章
竹溪县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秦巴山区腹地,闪烁在湖北省的西大门。县境版图3310平方公里,全县共有15个乡(镇)、11个国营农(林)场、305个村,总人口360806人,其中:农业人口285821人。这里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这里有一块又一块耸波叠翠的茶园,这里是茶的世界,这里是茶的海洋。
秦巴山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也是茶叶生产技术的原发地,竹溪正处于大巴山脉东段的北坡,正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生产技术的原发地之一。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交汇处,远古曾以茶纳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竹溪古往今来,成为巴蜀茶文化向全国传播的中转站,茶人通贾从这里东进西上,各方茶艺茶技在这里交融。竹溪远古属庸国,周曾以茶纳贡。竹溪出土的汉朝文物中的陶炉及陶碗、陶罐可证竹溪民间在汉朝时己饮茶。竹溪是唐代陆羽《茶经》“山南”茶区的区域之一。竹溪梅子垭今仍保留的四十七株成片的宋代古茶园,宋时竹溪县已成片种植茶叶。竹溪茶在《中国各茶原产地茶品目录》中榜上有名。
当醇厚重历史茶香依然未散,竹溪人又开始了对现代茶业的追求。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竹溪逐步将传统茶的种植与加工和现代先进种植与加工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龙峰茶”。
特殊的自然环境赐与了“龙峰茶”特有的内在品质。人们常以“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来形象地说明高山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竹溪全境皆山,崇山峻岭,群峰林立。气候四季分明,终年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大,漫射光多;山地气候的特色比较明显;土壤风化比较完全,石砾较多,土壤通透性好,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包括茶树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境内溪河小沟纵横无数,有河流191条,河流年均径流量35.2亿立方米,为茶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植被覆盖率达到74%,森林覆盖率达到64%。1999年经农业部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论是:竹溪“龙峰茶”区土壤、大气、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质量标准,是理想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国内罕见的高香茶区。2006年,经华中农大学检验,“龙峰茶”氨基酸含量高达2.95%、茶多酚含量达到32.94%,是同类地区的1.4倍以上,可溶性糖2.97%,水浸出物含量水分4.59%,总灰分4.73%,水浸出物54%高于标准要求的18%,粗纤维经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为9.5%。“龙峰茶”虽然有独具特色的品质,然而,“美艳天成”的竹溪茶
走标准化之路 谱写茶业新篇章
本文2010-03-11 17:20:02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760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