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3016下载192次收藏
    一、乡镇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茶园基础薄弱,产出效益低下。一是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严重不足是目前我乡茶园最突出的问题。近几年县以上政府部门基本上没有对乡镇茶叶产业的政策性扶持,而老百姓由于经济承受能力和思想认识问题没有对茶园进行足够的劳力、资金、肥料和技术方面的投入。近6年全乡共投入肥料50吨,亩平11.2斤。由于肥料投入缺乏,全乡1747.6多亩幼龄茶园已未老先衰,占幼龄茶园总面积的69.5%。二是产出效益低下。由于茶园严重缺乏投入,导致茶园鲜叶产量低,群众得不到实惠。2007年全乡茶园总面积8915.3亩,实际投产面积3505亩,茶叶总产量仅6470斤,亩平1.8斤。三是产出效益低导致了采摘工难找的问题。而茶叶产业是一个劳动力和资金密集性产业,只有高投入才会有高产出。由于缺乏投入,我乡茶园严重缺乏肥料,本应该进入采摘期的茶园不是不能投产就是产量极低,导致经营者没有效益,经营者越是没有效益,就越没有资金投入,出现这种恶性循环。采茶劳动力难找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茶园管理问题,由于茶园管理差增加了采茶成本。
    2.龙头企业弱小,带动能力不强。乡镇茶叶产业效益低,规模经济不突出的主要原因就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本身实力小,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许多茶场都处于亏损状况,不足以带动本地整个茶叶产业发展。
    3.品牌技术短缺,发展后劲不足。我县龙王垭、梅子贡两大茶叶品牌为龙王垭茶叶公司与梅子贡茶叶公司独享。县政府要求统一茶叶品牌,又没有制定合理的品牌使用机制。目前两龙头企业主要通过“原茶买卖”的方式与其它小茶场联营,小茶场的利益毫无保障,更谈不上发展壮大。大多数茶园处于粗放生产的状态,往往是能采多少就采多少,没有从施肥、修剪、改良土壤上入手来提高单产和质量,处于低投入和低收益的生产经营状态。有的茶叶生产加工主要以手工和小作坊制作的粗加工为主,加工机械都是过去的大宗茶加工机械,没有更换或添置名优茶精制加工机械。普遍缺乏经过正规化专业培训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4. 经营体制不顺,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一是茶场的经营体制不顺。大多数企业一直是政府经营或集体经营,经营方式不活,与品牌企业联合松散,缺乏有机结合,一直无法做大做强。二是茶园经管管理僵化。由于过去部分茶园一直是集体所有,没有实行场园分离,茶园管理也主要依靠组织群众义务投工,随着近几年义务工的取消,茶园管理成了茶场经营的首要包袱。
    二、加快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n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茶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