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路子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0-03-11浏览:2335下载133次收藏
    近年来,湖北省竹溪县泉溪镇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落实“四民主二公开”为重点,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大力推进村级民主法制建设。特别是司法部、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后,镇党委、镇政府结合推进农村新农村建设,把“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并将泉源、成佳河等6个行政村列为首批示范点村。加大了工作力度,使试点村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形成了农村依法民主管理的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 强化法制教育, 全力夯实创建基础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行“四民主二公开”,必须有良好的法制基础,针对我镇农村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法制基础较为薄弱的实际状况。我们把普法教育作为实施民主法治的基础工程来抓,着力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依法管理村务的能力和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上下功夫。为此镇党委、镇政府把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制订目标,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普法工作与其它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先后下发了《泉溪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创建我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实施方案及考评标准》,由党政办负责宣传、民政所、司法所等依法治镇成员单位组织实施,狠抓落实。
在普法内容上,我们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五五普法规划,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农村改革、稳定、发展的实际,着重普及宣传党的关于家庭联产承包、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同时把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宪法、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重点予以普及宣传。
  在普法教育的形式上,一是开展“法律进村、服务连心”和法律六进活动。镇统一抽调人员深入到5个试点村赠送法律书籍1000余套,帮助村民解决法律疑难问题21起,依法援助提起诉讼8件。二是建立完善村干部轮训制度,抓好村干部学法。以镇党委党校为依托分期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各村对村两委成员和普法骨干进行培训。去年以来,全镇有60多名村干部参加了镇党校轮训。三是在全镇12个行政村普遍建立村民普法学校,利用农闲季节对农民群众进行法制培训和道德教育,我们还将重点普及的法律法规摘编印成学习资料,送发到村民手中。四是在全镇村口路头和集中活动场所设置法制宣传栏60余个,在镇中心建起近50米长的普法广场,并定期和不定期更换宣传内容,让村民感觉法律无时不在,在休闲中受到法制教育。五是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法制宣传。各村利用集中文化活动中心,由村民编排法制文艺节目,一法一戏、自编自演、寓教于乐。如成佳河村农民剧团,不仅自编法制节目在本村演,而且到邻村甚至邻乡演,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既丰富了村民生活,又使大家受到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泉源村有一支由五老(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老职工、老教师、专业退伍老军人)组成的志愿者协会,长期坚持为村民进行义务法制宣讲,他们以事喻法,以案释法,深受村民欢迎。通过广泛的普法教育,提高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了其积极参与村务管理,自觉遵纪守法,并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同时在各试点村建立健全了法制教育领导小组、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两劳”回籍人员帮教小组、治安巡防队等村级民主自治组织,并制订职责,支持各种组织开展工作。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法制基础。
   二、落实四个民主,全面规范村级建设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心内容是按照四个民主的要求,规范村级建设。要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指导村委会换届选举,选好村民满意的村级班子。今年该镇对12个行政村全面进行了换届选举。在指导选举的过程中,针对农民群众思想活跃,法制观念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民主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我们在试点村明确提出了“三个不允许”。即:不允许无故拖延或不进行直接选举;不允许简化程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路子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