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研究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790下载222次收藏

    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狠抓数据质量是基层广大统计工作者不懈的追求。新形势下经济组织多元化,统计基础工作弱化,加上政府统计调查手段落后、统计制度滞后,调查方法陈旧,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低等,成为影响统计数据质量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认为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加以解决。

    一、 夯实统计基础

    万丈高楼凭地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所在在于统计基础十分脆弱。现实中大部分基层单位没有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兼职多。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直接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因此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基层统计是第一道防线。

    1、 强化乡镇综合统计职能。乡镇政府统计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村级统计没有原始记录,乡级没有名副其实的统计站,人员更换频繁,职责不明,奖罚不分,致使农业统计数据人为因素较多,数出多门现象严重,影响了各级领导科学决策。因此要借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之机,设立统计机构,明确专门统计人员,转变乡镇政府统计职能,由以前的农业生产统计变为乡镇综合统计职能。即进行全乡镇经济、社会全面综合统计,进一步夯实村级统计基础,努力提高村级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大对乡级统计站硬件投入,努力提高统计水平;完善统计考核机制,加强乡级统计综合核算,为县以上统计核算打下扎实基础。前年湘西自治州“五部门”联合发文的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明确了“合作经营管理和统计站(加挂劳动保障站牌子)”是乡镇九个事业单位之一,乡镇才真正有了统计机构,尽管不十全十美,毕竟统计有了自己的“脚”。下一步要做的是明确职责,加强培训,转换职能,尽快启动。

    2、 提高企业统计管理效能。企业统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民营企业统计工作无人做、无人理、无人管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民营业主对企业统计工作认识不高,不重视产生的。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统计给企业所带来的好处,没有感知到统计的作用。认为统计只唯上,不唯下;只唯政,不唯企。要通过教育引导、政策制约、执法检查等多种途径促使企业设立统计机构,明确统计人员,做到企业统计工作有人做、有人理和有人管,并加快企业统计工作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企业统计人员更要努力发挥统计自身的优势,为领导提供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多提具有统计特色的合理化建议,使企业统计在有为中实现有位。强化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车间、班组原始记录;建立企业综合统计台帐;加强与会计、业务核算的衔接。规模以上(限额以上或资质等级以上)企业要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采用网上直报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 发挥部门统计考核功能。政府统计对部门统计具有协调和指导的权利和义务,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有益补充。部门统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建立健全基层统计网络,扎实打好统计基础,使统计工作步入正常化轨道,切实改变部门数据向政府统计部门索要,政府统计服务于部门的现状。部门统计要在所属单位目标考核中发挥作用,成为部门目标考核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努力满足政府统计核算的要求,做好部门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国家对指标体系、行业分类、范围口径、指标解释等方面做到统一设计、统一安排和统一管理。上级主管部门在平常工作布置上尽量减少与政府统计工作的交叉和重叠,既要符合主管部门的要求,又要满足政府统计的需要。政府统计部门要规范指导部门统计,理顺部门统计与政府统计的关系,要十分珍惜部门统计资源,部门统计要依法统计,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努力提高数据的可信度。部门统计要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定期开展数据质量检查,把数据质量作为对基层单位目标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研究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