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注重把握统计质量的三个层面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412下载135次收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越来越关注,对统计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今年8月16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北京调研时指出:“确保数据质量是统计部门的天职,只有保证数据准确,才能真正树立统计部门的信誉和权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统计质量。

    一、制度层面

    科学的方法制度是统计工作的“蓝图”,是确保统计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蓝图”设计有问题,即算后续工作都按部就班做到了位,也不可能建出“优良工程”。

    1、加快方法制度改革。统计数据都是根据既定的统计方法制度取得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旧的方法制度和指标体系已经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例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改为“人均”,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都明确地对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广泛吸收国内外统计科研成果,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快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及时制定出台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

    2、加强统计法纪建设。统计法律法规、统计工作纪律都是为了确保统计方法制度能够贯彻落实。从广义上讲,统计法纪也属于“制度”范畴,它们有着重要的“控制”功能,是统计质量的最后堤防。统计法纪建设抓得越紧,统计工作的弹性就越小,统计数据的质量就越高。如果统计法纪建设滞后或者执行不到位,统计过程就得不到有效监管,统计数据的随意性就会很大。当前,“依法治统”这把“尚方宝剑”还不够锋利,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要抓紧修订完善统计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统计执法监督的地位和依法治统的能力。对于党员干部在统计上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分清性质和程度,坚持执法与执纪并重,不能只讲执法忽略执纪,事实上也不可能动辄就追求法律责任。

    二、技术层面

    “蓝图”描绘得再好,终归要靠人来落实。倘若在操作过程中统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不强,缺乏必要的技能技巧,统计质量仍然得不到保障。在加大统计信息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力度的同时,统计人员还必须增强本身的调查技能、技巧。

    1、抓好业务学习。要全面实行统计从业资格制度,认真清查无证上岗人员,严把统计队伍的入口关。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统计职称考试、统计继续教育等工作,使统计人员能够定期更新知识,夯实专业基础,鼓励统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争当统计专家。新的统计方法制度一旦确立,就要迅速组织统计人员进行学习,尽快转变思维,提高应用能力,在工作中准确把握新的统计口径,严格执行新的业务标准,最大限度地缩短消化吸收的时间。 

    2、力求认真细致。统计学是一门缜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注重把握统计质量的三个层面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