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提高农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448下载282次收藏

    目前农业统计制度执行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弊端

    现行农业统计工作,仍然是执行自上而下布置报表,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的全面定期报表制度。从上级综合机关看来,此种报表制度,一级上报一级,汇总有根有据,符合法定程序。对过去(改革开放前)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农业生产经营状况下是最有效的办法,其数据的真实性无可怀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最基层的起报单位行政村(大队)填报报表的原始依据是生产队的实际生产经营的核算资料,但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业实行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统计还是实行全面的自上而下布置报表,又以行政村为最基层起报单位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的定期经常性的报表制度,弊病实在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最基层起报单位无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可查。执行现行的农业报表制度,最基层起报单位是行政村。改革开放后也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头几年,行政村(大队)有以前的集体所有制核算的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上报农业各种报表,还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情况的大致趋势、年景的好坏以集体所有制的核算资料作依据,作适当的调整,其上报数据还八、九不离十。特别是一些行政村(大队)老会计长期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长期负责行政村的有关统计数据的审核上报工作,其上报数据偏差较少,数据可信度较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后,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大变化,农业生产经营逐步多元化。行政村负责统计工作的老会计先后退换,新会计填报农业报表,既无原有村级起报数据,又无现有的生产经营状况的数据可参考,上级(乡镇)要求填报农业报表时,大部分只能凭主观填报。这样逐级汇总上报的数据,其数据的真实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基层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基层统计人员统计不专心,基层统计工作涣散。

    先看乡镇一级。正如前面所述,农业统计最基层起报单位——行政村,填报报表无据可查,只有主观随意填报,乡镇领导对农业统计工作自然列入计生、治安、中心等工作之后考虑。安排统计人员也自然随意找个人兼任附带即可。以我县为例。宁远县十七个乡镇,十七个乡镇统计人员只有三名专职人员(人员编制全归乡镇直管),十四名为兼职,且这三名专职只是名义上的专职,实际上以联系村工作为主。其联系村的计生等工作关系到他们本人的切身利益。统计工作纯属附带。这些统计人员又哪有什么精力全心全意扑在统计工作上。而且,我县十七个乡镇绝大多数是大乡镇,15个村(指行政村,下同)的只有3个乡镇,29~48个村的有7个乡镇,49~55个村的有3个乡镇,60个村以上的4个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析提高农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