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走出绿色GDP的理解误区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510下载127次收藏

    绿色gd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绿色gdp,是指gdp扣除了气候变暖、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损失以及像交通拥挤、人力资源浪费、人际关系紧张、过度城市化和其他所有在发展中导致人类痛苦增加的代价之后而剩余的生产总值;狭义的绿色gdp是指直接扣除了环境资源代价的gdp。简单地讲就是,现行统计的gdp-(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绿色gdp。绿色gdp有“浅绿色”与“深绿色”之分,考虑的资源、环境因素越多、越全面,其“颜色”越深,反之“颜色”越浅。

    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绿色gdp悄然走入我们的视野。用绿色gdp评价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官员的考核,对于减轻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资源损耗、引导地方官员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人们对资源环境的关注程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可以说,绿色gdp的运用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绿色gdp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察途径,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也有人提出要将绿色gdp纳入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之中,但由于缺乏成熟、规范的绿色gdp理论框架、核算体系以及相应数据,目前人们对绿色gdp的理解尚存在一定误区:

    误区之一:要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首先就要计算绿色gdp,环境经济核算也就是绿色gdp核算。 
    
    实际上,绿色gdp只是环境经济核算的最终成果,是评价的基础,各种中间性成果如污水处理、森林绿化、能源节约、土质改良等的管理和决策更加重要,是分析的依据。
    
    误区之二:是否核算绿色gdp,只是一个主观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可以完成其核算并加以广泛应用。 
    
    实际上,绿色gdp的核算仍然处于研究探索过程之中,许多方法性问题尚未解决,短期内还难以经常性统计,难以应用于业绩考核。

    误区之三:一提到绿色gdp,就是一个全面的用环境因素调整后的gdp总量。
    
    实际上,环境因素包括许多方面,经济活动对各环境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不同,环境损耗的核算方法和核算难度也不同,目前,还难以进行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也无法取得全面核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走出绿色GDP的理解误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