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3-10浏览:2615下载151次收藏

    关于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过去曾经有过多次尝试,近两年更是在基层企业中付诸实施,并初步积累了一些可贵的经验。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笔者认为,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工作必须迈入实质性的革新之路,结合统计体制的创新,进一步建立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全面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一、基层统计的四个层面

    当前,基层统计总的可以归结为四类,一是农村基层统计,二是县市区所属的地方基层企业统计,三是地方党政各部门单位统计,四是中央、省、市管辖的企事业单位及集团企业所属的分支机构即垂直管理单位统计。

    四个层面面临四种不同的困境。农村基层统计的困境主要是:统计的内容广泛,涵盖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统计任务重;统计对象细小、众多、复杂,调查收集资料困难;统计经费短缺,统计力量薄弱,与日益增长的统计任务形成显著矛盾。地方基层企业统计的困境主要是:财务管理不规范,统计源头不明;统计机构、人员缺失,统计任务落实难;行政管理婆婆多,负担任务重,企业对统计调查的规避意识强,配合程度低;部门管理各自封闭,登记、注册、统计标准差异大,信息共享难。地方党政部门事业单位统计除劳动工资统计外,有关组织、人事、人力资源、财务收支、信息化建设等其他方面的统计尚为盲区。对垂直管理单位统计的困境则主要是:随着经济管理权限的上收,许多县级机构逐步演变为“分理处”或“代办处”,成为上级管理部门或公司的一个产业活动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报表和独立的统计权限,统计调查难以进行,而其所有的经济活动又都是当地宏观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对评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可缺少。

    二、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设计需要考虑的四个方向

    1.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设计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基层统计在人、财、物上的可承受力,尽可能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解决基层统计疲于应付做报表的问题。这也符合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精神。

    2.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设计必须着眼于基层统计的技术手段,从技术角度提高基层的可操作性及统计工作效率。技术手段包涵两层含义,即收集取数的方法问题和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

    3.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设计必须着眼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现实考虑,增强统计调查的适用性。既要考虑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即这个指标数据能否确切地收集得到;又要考虑指标设计的必要性及相互间的替代性、调查方式的互补性,即这个指标设计的现实意义及数据能否通过其他途径收集取得。

    4.基层统计一套表设计还必须与统计体制改革相配套,综合解决基层统计所面临的体制障碍,增强统计一套表的适用效果。

    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设计总的宗旨就是要使统计工作向着人性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工作效率,重塑统计形象。

    三、基层统计一套表的设计模式

    目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一套表制度,还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套表,同样是多头设计、专业布置、分别收集、分别审核、分别汇总处理,仅仅是各种报表在数据处理程序上的简单汇集而已。

    要使统计工作有一个全新的变化,则必须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基层一套表制度,改革不适宜的统计体制,而不仅仅是统计指标的删删减减或调查周期的变来变去。根据上述基层统计的四个层面,我们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类型建立不同的一套表,即农村统计一套表、企业单位一套表、机关事业单位一套表,对垂直管理单位则必须另劈溪径,由上级统计部门统一收集下返。

    1.农村统计一套表。农村经济统计要抛弃目前的行、列过录式报表,设计成“三张表”则完全可解决问题,即依据目前农业普查的报表设计模式分别设计一张村(组)卡、一张乡卡、一张县卡,凡是村(组)卡所能收集数据资料的,乡卡不再重复填报,凡是村卡、乡卡所能收集数据资料的,县卡不再重复填报。如果数据录入处理放到乡镇一级,村卡可改成组卡,如果数据录入处理放到县一级,则宜以村卡设计为妥。具体放到哪一级录入处理,取决于统计体制改革的效果及基层电脑的配置程度。

    农村一套表的指标设计应以收集农村基本信息指标为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统计一套表制度的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