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
近年来,各级统计机构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再加上体制转化过程中经济秩序混乱,人为干扰增多,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制观念淡泊,少数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就日益增大。传统的统计方式与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日益增长的统计信息需求已经成为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现行的统计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本职工作对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作了初步探讨。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我们分析认为,当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一)统计体制影响,导致统计数据失真。尽管我国《统计法》及其统计条例和处罚办法已颁布近二十年。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从上到下层层实行目标考核,而统计人员的人事权在企业或当地政府,统计员待遇不高,监管机制又不健全,上级统计机构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基层统计员尤其是乡镇统计员往往不是考虑怎样把统计数据搞准,而是首先考虑上报多少统计数据才能完成当地政府目标任务,让领导满意。因此,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统计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二)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影响统计数据质量。主要体现在:
1、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和办公条件(计算机等)不能保证,统计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统计岗位形同虚设,统计人员兼多项工作,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使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统计,造成部分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不能熟练掌握搞好统计所必须的知识,难于按要求完成统计工作。
2、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部分单位不仅安排未取得统计从业证书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而且频繁更换。有的单位年年更换统计人员,甚至一年换几次,刚换上来的又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统计工作来,不知从何着手,只能凭感觉随便填几个数字,就当作是统计数据,上报了事。
3、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分析评估能力弱。目前基层统计人员,尤其是私营企业、镇村统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只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有的尽管达到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但实际能力仍然很差。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也就谈不上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分析和评估了。
(三)现行统计调查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一是现行的统计报表表种太多、指标繁杂,而且同一个指标在不同的专业甚至在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报表中出现。二是有的指标的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甚至没有意义。三是有的专业报表时间太紧,没有
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方法
本文2010-03-10 15:25:56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690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