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科学化精细化要求拓展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0-02-18浏览:2372下载218次收藏
    近年来,财政部高度重视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谢旭人部长在2008年底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讲话中,将“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列为2009年财政工作重点任务之一。财政科学化管理,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财政工作规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规范财政工作,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财政管理效能。财政精细化管理,就是树立精益思想,运用信息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责任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并把公开透明体现在各项财政工作中,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新时期加强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满足适应公共财政的需要,实现加强财政管理职能的目标,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强化体制机制建设,统筹安排、扎实推进,逐步形成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督公正的事业资产管理新模式。

  一、近年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总体情况

    (一)完善了管理体制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公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6号令),明确规定了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截至目前,全国3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已经有35个省明确了由财政部门负责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其中30个省成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绝大部分中央部门也成立了资产管理机构,或明确了负责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

    (二)健全了管理制度

财政部第36号令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了具体的规定,标志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根据36号令的有关原则,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先后出台了《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等配套制度。参与了《国有资产法》的起草论证工作和《国有资产评估指南》的编写等工作,同时积极推动中央部门和地方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的建章立制工作。

    (三)夯实了管理基础

2006年12月~2007年10月,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还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和专员办开展专项审计,确保工作质量。据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事业单位资产总额为5.96万亿元,扣除负债后净资产总额3.9万亿元,占全国行政事业资产总额的74.37%。从级次上看,中央级占15.62%,地方占84.38%。从资产构成上看,流动资产占37.83%,固定资产占50.47%,对外投资占2.88%,无形资产占1.47%,其他资产占7.35%。

    (四)创新了管理理念

一是确立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理念。从2009年部门预算开始对中央150多个部门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进行专项审核批复,基本形成了部内资产配置事项审批的流程,同时推动地方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已经有近10个省份开展了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审核工作,初步形成了资产管理部门与预算管理部门协调配合的事业资产管理新机制。二是树立了资源整合共享的观念。严格资产配置管理工作,对符合调剂、共享条件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以科学化精细化要求拓展事业资产管理工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