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能力,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实施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结合**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县基本概况
(一)基本县情
**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之间,北回归线从县城附近穿过,东与宁洱接壤,南与宁洱、思茅区相连,西部与澜沧县及临沧市双江县、临翔区隔江相望,北部与镇沅县毗邻。**素有“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的美誉,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县城住地海拔913米,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0.3℃,年均降雨量1295.8毫米。**拥有土地面积1128.5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占77.53%,非林业用地占22.47%。2008年,全县有耕地面积47.8万亩,其中田面积19.38万亩,地面积28.42万亩,**水资源极为丰富,全县已建成蓄水工程135件,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水库13座,小 (二)型水库54座,坝塘65座,总蓄水量14489万立方米,总灌溉面积23.01万亩,有效灌溉程度达48.9%,具有充足的水资源保障。交通运输保障,通信覆盖全县,基本实现了初级电器化标准。多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迅速,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综合实力极大增强。2008年完成生产总值2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9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2元。
(二)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4.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7万亩,粮食总产量11.97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6.71万亩,年产稻谷6.55万吨,平均单产391公斤,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县粮食作物的第一位,是云南省水稻主产区之一。全县气候资源好,发展优势农产品的有利条件多,农作物品种丰富,有利于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粮食、甘蔗、茶叶、畜牧业等农业优势产业群,并把烤烟、蚕桑、水产列为骨干产业加以培植,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茶叶种植面积14.68万亩,产量 4374.2吨;烤烟种植面积1.16万亩,产量30668担;桑树种植面积1.4万亩,鲜茧产量392.3吨;咖啡种植面积0.95万亩,咖啡豆产量1082.4吨;橡胶种植面积11.2万亩,干胶产量398吨;人工种植黄栀子面积2.7万亩;芒果种植面积3.56万亩。冬季农业开发面积29.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95万亩,水产品总量5511吨;甘蔗种植面积11.38万亩,产量40.38万吨,产糖4万吨;生猪存栏29.85万头,大牲畜存栏9.96万头,羊存栏3.56万头,肥猪出栏15.27万头;粮经作种植比例为50:50,农作物良种综合覆盖率78.5%,科技贡献率50%。
2008年已实施完成省优质稻高产创建活动项目,项目实施通过认真组织实施,2009年实施部级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项目,项目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圆满完成了项目的各项指标要求。**已从2004年起列为国家良种补贴项目县;2007年列为农机补贴县;2008年被农业部批准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批准实施国家糖料基地建设。
(三)**县农业基层推广体系改革情况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07〕85号)、《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普政发[2008]116)文件精神,按照《**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景政发[2008]110号)总体要求实施改革。全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以县农业(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方式,其人事和经费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但在人员的考核、调配、晋升等方面,要充分听取乡镇政府的意见。乡镇人民政府配合县农业(畜牧)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和监督,组织农业(畜牧)执法以及重大病虫害等工作,组织动员农民群众落实新技术、新科技。农业系统县级设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土肥站、县农环站、县植保植检站、县种子管理站、县经作站、县芒果工作站、永平甘蔗生产服务站和威远甘蔗生产服务站、县良种繁育场、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县蚕桑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永平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农机技术学校、副科级单位)、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参公、副科级);县农业机械管理局设计为农业局下设二级局参公管理单位,下设县农机安全监理站、县农机技术推广站。畜牧系统县级设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县畜牧工作站。设置10个乡镇农业(畜牧)技术推广站,名称“**傣族彝族自治县农业(畜牧兽医)局xx农业(畜牧兽医)工作站”,设定编制农业126人,畜牧兽医68人。132个村配有1名农科员、1名兽医员。进一步强化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将公益性职能细化成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和要求,落实到每个推广机构和每位农技人员。
二、**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年度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2009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改革文件精神,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农技人员培训等措施,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机构、强化条件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按照**县现有农业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结合**实用农业科技成果以及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现状来系统设计和组织实施,推进**农业从传统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实用生产力。
2、整合资源,集中建设。**在整合利用现有科技推广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每年预算部分财政资金进行农业实用科技培训。同时,积极广泛宣传和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参与示范建设。
3、择优选择,示范带动。优先选择水稻、甘蔗、水产、蚕桑等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威远、**、民乐、永平、勐班、碧安、正兴等7个乡镇开展示范建设,积极推广集成实用技术,促进全县农业科技水平整体提高。
4、明确职责,共同推进。根据省农业厅与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实施项目实施协议明确的工作职责,根据示范建设项目具体内容,制定参与人员工作目标责任和相关管理、考核办法。
(三)年度目标
1、实施时间:2009年8月-2010年8月
2、目标任务:围绕水稻、生猪、甘蔗、蚕桑、水产主导产业,依托现有条件,强化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条件建设,在永平、勐班、民乐、威远、**、正兴、碧安7个乡镇建立10个示范基地(县级示范园);按照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2/3以上的要求,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从农业系统内选聘技术指导员100名;在全县10个乡镇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通过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20000农户;集中培训农技人员100名。
三、实施内容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体制机制改革与建设情况
按照国务院、省、市基层推广体系改革总体要求,**已顺利完成农业基层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全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以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方式,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按照职称聘用管理办法,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实行聘用制,聘用期限一般为三年。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不断建立健全管理考核责任制度,实行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农民)三方共同考评,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到人、管理到位,充分调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工作效能,从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入手,深化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激励竞争机制,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收入及技术职称晋升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任期考评、考核结果等联系挂钩。
(二)示范主导产业
根据**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实际要求和农民科技需求,主导产业为水稻、生猪、甘蔗、水产、蚕桑。
(三)主导品种
1、水稻:水稻品种为Ⅱ6078,示范面积3000亩;马铃薯品种为合作88、会-2号,示范面积500亩;油菜品种为花油8号,示范面积500亩。
2、生猪:品种为杜洛克,示范户100户。
3、甘蔗:品种为新台糖16号、景引1号,示范面积1000亩。
4、水产:品种为新吉富单性罗非鱼,示范面积2000亩。
5、蚕桑:蚕种品种为苏菊Χ明虎,示范规模2400张;桑树品种为女桑,示范面积600亩。
(四)主推技术
1、水稻:主推水稻高产栽培、水稻—马铃薯、水稻—油菜三种栽培模式。其中勐班乡采用水稻高产栽培模式;**乡采用水稻—马铃薯栽培模式;正兴镇采用水稻—油菜栽培模式。具体主推技术为:
(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①田块选择:选择土质肥沃,耕层深厚,排灌方便,相对集中连片的田块进行种植。
②品种选择:根据示范区生产、生态特点与优势,确定示范推广在**栽培表现较好的水稻优良品种Ⅱ6078。
③合理密植,规格化栽培:种植密度2.2-2.5万丛/亩,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④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水稻需肥规律,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
⑤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灌溉:灌溉水质要求应符合ny 5116—20的无公害规定。灌溉方法是: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和晒田,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下扎生长和壮秆健株;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⑥加强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示范片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⑦适时收获:根据成熟度进行收割。
(2)水稻—马铃薯栽培技术
水稻种植技术同上,水稻收割后,即开展马铃薯种植。具体技术如下:
①品种选择。会-2号、合作88号。
②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地势平整,排灌方便的稻后沙壤田块进行深耕细耙,重施基肥,农家肥1—2千公斤/亩,复合肥一包。种植规格30公分×40公分或40公分×40公分。
③播种:节令: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播种前20天将种薯晒2—3天,打破种芽休眠,露芽后用消毒后的刀切成2—3瓣,每瓣1—2眼,将切好后的薯块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泡3分钟,稍晾干后,切口涂上灶灰即可播种(芽眼向上),复土。
④中耕管理:追肥第一次在出苗70—80%时,每亩5公斤氮肥,5公斤复合肥(浸泡一夜)加水或猪粪尿淋施且中耕除草培土,第二次在苗高10—15公分时,每亩5公斤氮肥,5公斤钾肥加水或猪粪尿淋施并第二次除草培土,第三次在封行后,每亩施5公斤氮肥、5公斤加水或猪粪尿淋施,并第三次大培土;水分管理在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芽;苗未出齐前不能灌水。苗齐后每亩表土发白时进行灌水,灌至墒高的一半为宜,待墒面土壤渗透水后将水排干,保持沟底不积水,特别是收获前15天不能灌水,注意清理排水沟,保证薯田无积水;马铃薯虫害主可用甲敌粉(播种时用)、消灭光等杀虫剂进行防治,主要病害可用白菌清、杀菌王等杀菌剂进行防治;据苗情及不同生育阶段把锄草、松土、追肥、培土等结合起来进行,苗期追肥用10公斤尿素或20公斤碳胺,蕾期追肥用10--15公斤硫酸钾,盛花期适当高培土,并注意拔除病杂株及加强病虫害防治。
⑤适时收获及贮藏:当茎叶自然落黄、干枯、薯皮木栓化后不易擦破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凉干,去除多余水份,分级包装于通风,荫凉、干燥的地方贮藏。
(3)水稻—油菜种植技术
水稻种植技术同上,水稻收割后,即开展油菜种植。具体技术如下:
①选用良种:更换退化低产老品种,引进选用良种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措施,根据**的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具体品种为花油8号。
②精细整地:在早、中稻收割后即犁地碎土,起畦开沟,要求畦宽150cm,畦高12-17cm,畦面细碎平整,开好田间沟及四周排水沟。
③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为宜。
④科学施肥:要求农家肥和磷肥沤制腐熟后于播种或移栽前施下,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磷肥40公斤,每亩施硼镁锌等专用微量元素复合肥1公斤(与其它肥料混合均匀后施入或拌种施入);早施苗肥,直播油菜长出3片真叶即可结合间苗定苗施攻苗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钾肥3公斤;及时追施薹花肥,油菜现蕾抽薹时每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5公斤或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在苗期和盛花结荚期分别用0.2%的硼砂液或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结实率。
⑤中耕除草:直播的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中耕除草,育苗移栽的,在移栽后20-30天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
⑥科学排灌:油菜生长怕旱又忌涝,在水分管理上应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保持畦沟和四周沟的通畅,以利排灌,在抽薹开花期需水量大,应保证水分供给,幼苗期和开花结荚期要注意防止田间渍水。
⑦及时防治病虫害:油菜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潜叶蝉、小菜蛾等,可用敌敌畏、乐果及菊酯类农药防治。主要病害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
本文2010-02-10 10:30:57发表“策划方案”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5619.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