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局2009年工作总结表彰暨2010年工作部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召开不久,我们召开这次局系统干部职工大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9年全局工作,表彰2009年度局系统先进单位、优秀等次获得者、先进工作者、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按照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对2010年全局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对2010年局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保一抓一压”工作主线,以财政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为保障,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首先,我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这次会议表彰的局系统8个先进单位、37名优秀等次获得者、27名先进工作者和3个先进党支部、29名优秀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同志珍惜荣誉、再创佳绩,希望全局广大党员干部以受表彰的单位和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开拓进取,团结奉献,争创一流。刚才,**同志对2010年度局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对2009年局系统主要工作作以回顾总结,并就做好2010年全局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09年局系统主要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财政工作在大事难事中经受考验, 在改革创新中开拓进取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重重困难,全局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暨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动力,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财政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坚持做大蛋糕、增强财力,财政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去年,受自然灾害接连发生、减收政策集中出台、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财政增收难度和支出压力明显加大。1-5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仅有12.3%,低于任务进度5.5个百分点,短收达1.27亿元,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一度成为困扰全局上下的主要问题。面对这种形势,下半年以来我们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全力以赴争取中省资金,通过推行土地、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管,有针对性地规范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费征管,开展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税收专项稽查,加强国土资源、交通、水利、规划等部门非税收入征管,实行局领导包县区抓财政收入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下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呈现出入库加快、增幅回升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省下目标考核任务。财政运行呈现以下四个明显特点。一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财税总收入达到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增收4.31亿元。二是财政支出高速增长。全市财政支出达到75.27亿元,比上年增长40.5%,增加21.71亿元,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特别是全市财政支出规模首次接近了财税总收入规模,相差仅1.73亿元,标志着我市财政运行情况发生了重大转变。三是县区财政协调发展。10个县区和高新区财政收入增幅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高新区、岐山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关口,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区县增加到7个。四是中省补助大幅增加。全局上下始终把争取中省资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年共争取到中省各类专项资金64.06亿元,比上年增长86.3%,增加额近30亿元。财政收支的持续较快增长和财政运行发生的积极变化,有力地保障了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坚持以人为本、为民理财,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一年来,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继续大幅度向民生领域倾斜,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倾斜,在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是优先保障“民生八大工程”资金。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科学规划项目,单独编列预算,优先保障资金,全面启动建设47类基层要求最迫切、客观实际最急需、人民群众最期盼的民生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7%,其中各级财政资金到位2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5%。财政部领导来我市调研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二是不断强化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全市涉农补贴资金总规模达到2.49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市级财政预算内用于“三农”的专项资金达到3.26亿元,比上年增长34%;市级财政安排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030万元,加大了对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基础建设。三是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242万元,全力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全部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完成了省属企业中小学移交工作。落实财政补助资金5770万元,健全覆盖各阶段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计生、文化、政法等社会事业投入,市级财政预算内新增支出3000万元,将公安部门经费纳入了预算全额保障。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财政工作经受住了大事难事考验。一年来,面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事难事,我们打破常规,超常工作,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应对复杂局面中经受了考验,锤炼了作风。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主动。一方面,抢抓机遇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组织专门力量第一时间赴省进京,相关科室、单位24小时值班,密切配合有关部门,争取国家新增投资24类139个项目,上报项目总投资60.4亿元,已到位资金5.71亿元,其中争取宝天高速建设专项资金2.5亿元。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加大财政支持企业发展力度。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对装备制造企业实行了城镇土地使用税列支补助政策;多方汇报协调,争取到国家将高新区同步纳入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及时安排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市级财政贴息4000万元,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矛盾。二是处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问题积极稳妥。统筹考虑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实施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当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市级财政筹集资金5082万元,对近七千名市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预借了生活补贴,把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关怀落到了实处。三是支持经济发展力度明显加大。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争取省财政专项借款1亿元,集中用于产业发展引导和重点项目建设;累计筹措资金3.55亿元,支持完成了省政府下达我市的15户国企改制任务;市级财政安排园区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前期费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科技创新、畜牧大市建设、“一村一品”发展、农业产业化等经济发展类专项资金1.51亿元,捆绑使用资金0.9亿元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四)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年来,我们坚持在改革中破解难题,在创新中谋求突破,积极拓展财政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一是体制性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调研提出了市对高新区财政体制意见,积极支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完善市对县区“三奖三管六保障”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财力重心继续下移,充分了调动县区发展经济、增收理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年下拨各县区财力性补助16.52亿元,比上年增长40.5%。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化解县乡政府“两政一教”债务1.34亿元。二是机制性财政改革继续深化。市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顺利推进,首批试点预算单位34户,预算内资金、非税收入资金全部纳入改革范围,会计核算职能交回预算单位,各项业务网上实时办理,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全市政府采购规模达到12.9亿元,资金节约率9%。市级完成了36个项目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评审核减率5%。会计集中核算业务转轨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归集和监管工作得到加强。三是基础性财政改革不断完善。制定出台了《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会议费、差旅费、接待费等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低于财政总支出增幅16.5个百分点。结合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认真开展专项资金清理,积极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加强项目预算的论证、申报、设立工作,提高了项目预算的年初到位率和执行绩效。四是技术性财政改革步伐加快。“金财工程”中心机房、网络设备、数据库平台、视频会议等主体信息化项目在一年内相继竣工投用,财政广域网加快向乡镇延伸,市级城域网覆盖到34户预算单位和金融机构,国库集中支付、单位集中财务管理等业务系统上线运行,对财政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逐步显现。五是财政监督检查成效明显。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会计信息质量、“小金库”等重点检查,开展了 “民生八大工程”、国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资金专项检查,强化了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大投资项目的财政监督。六是依法理财工作全面推进。精心组织完成了全市财政系统执法人员换证培训考试及资格审查工作,深入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行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进财政政务公开,财政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财政干部队伍和机关自身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政以才治,财以人兴。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为推动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一是扎实有效开展“两项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局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暨项目建设年活动,注重把活动成效切实落实到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创新上,落实到全力争取中省项目资金上,落实到推动各项财政工作上,对活动中查摆出的4个方面17个问题逐项落实包抓领导和责任科室、单位,认真进行了整改,推动干部队伍思想观念、专业素质、理财能力、精神状态有了新的转变和提高。二是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按照市委关于加强以端正“四风”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的要求,年中局党组决定在局系统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召开不久,我们召开这次局系统干部职工大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09年全局工作,表彰2009年度局系统先进单位、优秀等次获得者、先进工作者、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按照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对2010年全局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对2010年局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保一抓一压”工作主线,以财政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为保障,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首先,我代表局党组,向受到这次会议表彰的局系统8个先进单位、37名优秀等次获得者、27名先进工作者和3个先进党支部、29名优秀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同志珍惜荣誉、再创佳绩,希望全局广大党员干部以受表彰的单位和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开拓进取,团结奉献,争创一流。刚才,**同志对2010年度局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对2009年局系统主要工作作以回顾总结,并就做好2010年全局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09年局系统主要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财政工作在大事难事中经受考验, 在改革创新中开拓进取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重重困难,全局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暨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动力,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财政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坚持做大蛋糕、增强财力,财政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去年,受自然灾害接连发生、减收政策集中出台、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财政增收难度和支出压力明显加大。1-5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仅有12.3%,低于任务进度5.5个百分点,短收达1.27亿元,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一度成为困扰全局上下的主要问题。面对这种形势,下半年以来我们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全力以赴争取中省资金,通过推行土地、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管,有针对性地规范土地出让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费征管,开展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税收专项稽查,加强国土资源、交通、水利、规划等部门非税收入征管,实行局领导包县区抓财政收入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下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呈现出入库加快、增幅回升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省下目标考核任务。财政运行呈现以下四个明显特点。一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财税总收入达到7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增收4.31亿元。二是财政支出高速增长。全市财政支出达到75.27亿元,比上年增长40.5%,增加21.71亿元,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特别是全市财政支出规模首次接近了财税总收入规模,相差仅1.73亿元,标志着我市财政运行情况发生了重大转变。三是县区财政协调发展。10个县区和高新区财政收入增幅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高新区、岐山县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关口,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区县增加到7个。四是中省补助大幅增加。全局上下始终把争取中省资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年共争取到中省各类专项资金64.06亿元,比上年增长86.3%,增加额近30亿元。财政收支的持续较快增长和财政运行发生的积极变化,有力地保障了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二)坚持以人为本、为民理财,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一年来,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继续大幅度向民生领域倾斜,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倾斜,在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是优先保障“民生八大工程”资金。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科学规划项目,单独编列预算,优先保障资金,全面启动建设47类基层要求最迫切、客观实际最急需、人民群众最期盼的民生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2.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7%,其中各级财政资金到位22.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5%。财政部领导来我市调研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二是不断强化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全市涉农补贴资金总规模达到2.49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市级财政预算内用于“三农”的专项资金达到3.26亿元,比上年增长34%;市级财政安排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2030万元,加大了对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基础建设。三是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242万元,全力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节水型城市”。全部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完成了省属企业中小学移交工作。落实财政补助资金5770万元,健全覆盖各阶段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计生、文化、政法等社会事业投入,市级财政预算内新增支出3000万元,将公安部门经费纳入了预算全额保障。
(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财政工作经受住了大事难事考验。一年来,面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事难事,我们打破常规,超常工作,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应对复杂局面中经受了考验,锤炼了作风。一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主动。一方面,抢抓机遇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组织专门力量第一时间赴省进京,相关科室、单位24小时值班,密切配合有关部门,争取国家新增投资24类139个项目,上报项目总投资60.4亿元,已到位资金5.71亿元,其中争取宝天高速建设专项资金2.5亿元。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加大财政支持企业发展力度。报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对装备制造企业实行了城镇土地使用税列支补助政策;多方汇报协调,争取到国家将高新区同步纳入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及时安排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市级财政贴息4000万元,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矛盾。二是处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问题积极稳妥。统筹考虑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实施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当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市级财政筹集资金5082万元,对近七千名市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预借了生活补贴,把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关怀落到了实处。三是支持经济发展力度明显加大。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争取省财政专项借款1亿元,集中用于产业发展引导和重点项目建设;累计筹措资金3.55亿元,支持完成了省政府下达我市的15户国企改制任务;市级财政安排园区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前期费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科技创新、畜牧大市建设、“一村一品”发展、农业产业化等经济发展类专项资金1.51亿元,捆绑使用资金0.9亿元支持节能减排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四)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年来,我们坚持在改革中破解难题,在创新中谋求突破,积极拓展财政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一是体制性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调研提出了市对高新区财政体制意见,积极支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完善市对县区“三奖三管六保障”激励约束机制,推进财力重心继续下移,充分了调动县区发展经济、增收理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年下拨各县区财力性补助16.52亿元,比上年增长40.5%。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化解县乡政府“两政一教”债务1.34亿元。二是机制性财政改革继续深化。市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顺利推进,首批试点预算单位34户,预算内资金、非税收入资金全部纳入改革范围,会计核算职能交回预算单位,各项业务网上实时办理,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全市政府采购规模达到12.9亿元,资金节约率9%。市级完成了36个项目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评审核减率5%。会计集中核算业务转轨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归集和监管工作得到加强。三是基础性财政改革不断完善。制定出台了《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出差和会议定点管理办法》,会议费、差旅费、接待费等一般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低于财政总支出增幅16.5个百分点。结合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认真开展专项资金清理,积极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加强项目预算的论证、申报、设立工作,提高了项目预算的年初到位率和执行绩效。四是技术性财政改革步伐加快。“金财工程”中心机房、网络设备、数据库平台、视频会议等主体信息化项目在一年内相继竣工投用,财政广域网加快向乡镇延伸,市级城域网覆盖到34户预算单位和金融机构,国库集中支付、单位集中财务管理等业务系统上线运行,对财政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逐步显现。五是财政监督检查成效明显。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会计信息质量、“小金库”等重点检查,开展了 “民生八大工程”、国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资金专项检查,强化了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大投资项目的财政监督。六是依法理财工作全面推进。精心组织完成了全市财政系统执法人员换证培训考试及资格审查工作,深入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推行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制,积极推进财政政务公开,财政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财政干部队伍和机关自身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政以才治,财以人兴。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为推动财政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一是扎实有效开展“两项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局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暨项目建设年活动,注重把活动成效切实落实到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创新上,落实到全力争取中省项目资金上,落实到推动各项财政工作上,对活动中查摆出的4个方面17个问题逐项落实包抓领导和责任科室、单位,认真进行了整改,推动干部队伍思想观念、专业素质、理财能力、精神状态有了新的转变和提高。二是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按照市委关于加强以端正“四风”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的要求,年中局党组决定在局系统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在财政局2009年工作总结表彰暨2010年工作部署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本文2010-01-23 10:03:35发表“总结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4242.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