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赴广州跟班学习的体会和见解

栏目:个人总结发布:2010-01-01浏览:2618下载136次收藏

赴广州跟班学习的体会和见解  
    首先感谢区委、区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和关怀,派我们一行十人,远赴广州跟班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确定值得继续搞下去,目前向沿海发达地区学习,今后还应走出国门向西欧等发达国家学习。我通过一个月在广州市东山区大塘街办的短暂学习,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知识,转变了观念,更新了思维,得到了启发,实实在在地学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看到了一些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差距。现就我的感触和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基本情况介绍  

大塘街办地处广州市商业街中山三路、中山四路繁华地段,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5.7万,常住户1.8万户居民,辖区有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是一个典型的老城区。1998年7月1日由原大塘街办、芳草街办和大东街办一部分(三分之一)合并而成(原东山区有15个街办,整合后为十个街办)。  

辖区内有驻区部队、银行、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187个,有大、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31家。辖区内既有红楼(清代科举考场,也叫贡院)、钟楼、万木草堂(邱氏书屋)、西堂等大批明清古迹,又有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省博物馆、鲁迅纪念馆、中山大学天文台、国民党一大旧址等一大批近代史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街办属正处级单位,下设5室2科7个部门:党工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经济科)、财务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维稳及综合治理办公室、社会事物管理科、城市管理科。工作人员共34人,其中书记1人,主任1人,副书记1人,副主任4人。  

(一)社区党建  

街办党工委下设党支部33个,党员人数652人(含流动党员215人),其中街办机关支部1个,党员50人;社区党支部15个;企事业单位支部11个,党员72人;离职党员支部2个,党员116人;退休党员支部2个,党员45人。辖区有广州轻工集团、五羊本田汽车集团等机关、团体、单位187个,其中有党组织的单位88个,管理党员5434人。  

社区党建主要工作思路: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社区党建工作“四三三”目标体系,即:把握四个原则(党建核心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原则、创新原则);强化三大功能(维系联络功能、服务管理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实现三大突破(组织设置突破、工作内容突破、工作方式方法突破)。具体做法:  

1、整合社区资源,构筑社区党建工作网络。为扩大社区党建工作面,创立组织载体,通过“一会两站”的建设,努力做到“有党组织的联系起来,无党组织的建立起来,对流动党员管理起来,探索新的社会阶层党建工作”,积极消除党建工作的空白点,“一会”就是成立大塘地区党建联席会(在2000年9月已成立),以此作为交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信息、共商大塘地区建设大计的一个地区性党建工作协调组织,这个组织解决了社区党建中各单位党组织互不隶属的束缚,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凝聚共同参与的社区建设的合力,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核心。目前这一组织已拥有骨干成员单位56个,共联系党员4000多人。“两站”就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成立大塘社区党建联络站,负责党组织的联系和社区流动党员的登记管理;成立大塘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组建一支以社区党、团员为骨干的义工队伍,使社区建设的工作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之中。联络站共接收流动党员215人,分别安排在社区居民委员党支部或流动(离职)党支部过组织生活。在单位与失业党员中开展结对活动;同过一次组织生活,谈一次心,解决一个难题。并为35名失业党员优先安排重新就业,使失业下岗和外来务工者中的流动党员重新找回了“温暖的家”。探索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目前在私营企业东兴顺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长江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了党支部。此外,在没有党员的单位争取群团先行的办法,先后在218家个体私营企业成立了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为发展党员、组建联合支部打基础。  

2、实行“一居一支部”,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按照这一目标,先后举办过两个学习班,一个是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专职社区工作者为对象的教育培训班,加强党的知识教育,为扩大社区居民委员会党员队伍的展组工作创造条件;二是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进行“如何当好基层党支部书记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教育,提高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社区党建工作认识,使各社区党支部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社区居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抓好“四个层面”党员管理(居民区党员、新经济组织党员、离职党员和单位党员)。进行社区党建工作室“四个一”建设;一个活动室、一个联络服务网络、一批党建工作书刊、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  

(二)经济建设  

大塘街的经济实力在东山区名列前矛,每年有1000多万元的收入。过去,也和我们一样大办过企业、兴办过公司,还建立了松柏岭工业基地。从1999年开始,贯彻区《关于加快国营(集体)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街道不直接投资办经济实体,政企分开。2000年已全部完成了企业转制任务,拆除了大街小巷占道经营的“马路经济”,还路于民。并与215家挂靠企业脱钩,街道不再做“主管”。街办在努力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开拓发展经济新途径。做的比较好的方面利用辖区内闲置工地,与有经济实力的财团共同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商业街、购物中心和专业市场,拓展税源。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形成了东兴顺商业街(购物中心)、文德路文化街(艺术走廊)、陵园西通讯市场、越秀中路家居装饰洁具材料和防盗门专业街、德政北旅行社一条街。  

1、东兴顺购物中心(商业街),是利用广州市地铁总公司管辖的中山四路、德政中路地铁站上面的三块闲置工地建成的。街道于1998年7月开始与广州地铁总公司进行洽谈,9月底达成协议并开始动工兴建,经过5个多月的建设,于1999年3月中旬正式开业。总开发面积约18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的高中档两层路面商铺64间;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的大塘购物城,内设有中低档次的铺位245个;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德政街市,内设有145个档位。另有2个共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和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东兴顺酒家。现有从业人员1500人,每年可为国家创税收150万元左右。  

2、文德路文化艺术走廊(街),是利用文德北路以东、文明路路口以北交界处的闲置工地建成的。该艺术走廊由相连的2个艺术走廊构成。第一期在1999年5月开始动工兴建,同年11月正式对外营业,开发面积为360平方米,建成了具有古色古香文化特色的高档路面商铺26间,主要经营油画、国画、装裱、镜框等文化用品。2000年7月,在这个艺术走廊以南至文明路路口转弯处,又建成了面积252平方米,有27间商铺的另一个艺术走廊,使2个艺术走廊连成一体。现从业人员有近250人,每年可为国家创税收40多万元。  

3、陵园西通讯市场,位于中山三路与陵园西路的交界处,它是利用闲置工地开发而成。陵园西路是广州市经营手机业务的一个比较大型的专业市场,但市场外每天都有一些不法分子向路人兜售和收购各种手机,市场的经营秩序常被这些人搅乱。多次整改不见效,为搞好这个专业市场的秩序,街道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几个月的筹建于2000年9月建成了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16间路面商铺的手机市场。该市场现有从业人员50余人,一年可为国家创税收25万元左右。  

1998年——2000年大塘街经济创收一览表(单位:万元)  

            年  
 
     份  
 
     项  
 
     目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各项收入  
 356.60  
 356.6  
&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赴广州跟班学习的体会和见解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