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治区人才储备制度经验做法及成效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9-12-30浏览:2026下载227次收藏

着眼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加快人才流入区建设为目标,2003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未来,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新型人才储备制度,经过6年的实践,目前共储备各类人才6万多人。人才储备不仅为基层一线输送了一大批急需人才,而且为今后事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各类高端人才,促进了人才队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综合运用组织行为、政策引导、市场配置三种手段,把事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储备到发展第一线

  (一)加强政府指导,实现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我们关于人才储备的思路提出后,自治区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以来,各地陆续成立了以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担任组长、各有关部门为成员的人才储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方案,出台政策,划拨经费,有力地促进了人才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2009年9月28日,我们召开了全区人才储备工作会议,对6年来的人才储备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全区各级人事部门将不断创新,努力开拓我区人才储备工作的新局面。

  (二)强化政策引导,确立人才配置的科学导向。2008年自治区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才流入区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2009年,自治区再次下发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人才储备制度的意见》,就人才储备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储备形式、储备机制等作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

  2003年以来,我区各盟市及部分旗县也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储备政策,就储备对象、选拔方式、储备范围、生活补贴、储备期间的考核、储备期满的正式聘用等均做了明确规定。自治区、盟市、旗县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极大的推动了人才储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市场主导,解决了人才配置的供需矛盾。在人才储备中各地十分重视市场作用的发挥,通过市场来实现对人才的合理配置。在储备工作中,有的盟市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和人才储备示范基地,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储备;有的盟市通过考试考核确定入库的储备人才后,召开现场会,让储备人才与拟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后签订储备协议,使一大批毕业生走上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工作岗位锻炼;还有的盟市、旗县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了紧缺人才调查,收集建立了人才储备信息库,确保了人才储备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探索建立了人才储备的三种有效形式

  (一)锻炼式储备:选拔优秀的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和科研一线进行为期两年左右的见习、挂职、锻炼。目前**实施的锻炼式储备中,包括2003年自治区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制度以来各地自行储备的各类人才,以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嘎查村任职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面向中小企业选拔储备人才计划、就业见习等。以上共计储备了38369名高校毕业生。

  (二)培养式储备:对基层、企业和科研一线实现稳定就业的优秀毕业生进行重点培养。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社会管理岗位和公共服务岗位,强化就业服务,积极帮助锻炼期满的优秀储备人才实现稳定就业,目前共储备人才20914名。

  (三)智囊式储备:聘请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各地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聘请专家定期工作、短期服务、异地服务,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等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引进急需的人才和智力,努力打造地区人才竞争的新优势。目前入库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自治区人才储备制度经验做法及成效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