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庆祝建国60周年项目建设巡礼
**县庆祝建国60周年项目建设巡礼—**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历届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勤劳勇敢的**县人民,沿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高唱着改造山河的时代战歌,荡漾着改革开放的缕缕春风,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发展要素,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快发展进程,以锐意进取的精神破解发展难题,以创争一流的气魄谋求发展优势,全力打造“富庶、魅力、和谐新**县”,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壮丽篇章。经过全县人民60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转变,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转变。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调整,民生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2008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到18.68亿元,比1978年的3993万元增长了45.8倍;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43亿元,同比增长85.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元,同比增长30倍。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86年的47:19:34调整为23.1:28.5:48.4。全县范围内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千帆竞发的喜人局面。
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正是这建国后短短的60年,却见证了**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变迁,见证了22万金徽儿女的奋斗历程——这里的每一天,都燃烧着金徽儿女对未来火热的希望。这里的每一个季节,勤劳的金徽儿女都在默默地耕耘、播种,都在收获着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
到城市去看看吧,闪烁的霓虹灯在鳞次节比的高楼大厦之间,搭起现代都市光的彩虹;一条条笔直宽阔的街道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纵横交错,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江南水乡。
到工业园区去看看吧,这里一座座花园式的工厂,一幢幢崭新的厂房,一台台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一件件精工细作的产品,都炫耀着金**县的富足与辉煌。
到农村去看看吧,每一条小溪,每一座大山,每一块耕地,每一缕炊烟,每一个笑脸,还有那大山深处的一草一木,都在向你诉说着金徽儿女的幸福与安祥。
到学校去看看吧,当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升起的时候,当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山乡上空的时候,当一座座庄严肃穆的教学楼在乡村的田野里拔地而起的时候,当一张张高校录取通知书送到孩子们手中的时候,那稚嫩的笑脸上焕发出的,分明是他们在收获着神圣的理想。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探寻助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原动力,是项目建设的蓬勃开展,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投资主体的不断壮大。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总纲,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优化投资环境,以重大项目建设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使县域经济步入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
项目建设推进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6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我县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中,通过项目建设的驱动,经济结构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投资结构由单一的国家投资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转变。全县经济已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正在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级阶段快速推进。
项目建设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通过商品粮油基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特色产业开发等重大建设项目的不断实施,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由“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多业并举,经营模式由单一的种植业向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多元化
XX县庆祝建国60周年项目建设巡礼
本文2009-12-28 15:30:36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