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支部党课教案
[党课教案]
深化认识 把握精髓 推动实践
推进乌达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财政局局长 支部书记 ***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顺应人民新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步骤。
一、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出的历史根源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基于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敏锐把握,在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重要领导集体,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思考,在毛泽东著作中关于科学发展观论述上,集中体现了四个强调,即:强调把社会主义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强调重视人民利益;强调提高发展;强调统筹兼顾。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述,把发展问题提升到一个全新的视野。在发展性质上,重申我们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发展任务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模式上,强调对外开放;在发展方位上,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出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并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教育为基础,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判标准等一套战略思想、理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系统地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把发展提到“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战略部署上,并将科学发展内涵一步一步加深。江泽民同志在高举小平伟大旗帜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展问题上实现了理论创新。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实现了我们党发展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深入分析党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内外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这一代领导核心,继承前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和结晶,科学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提出了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也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概括,包含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构成科学发展观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要素。
(一)牢牢把握第一要务,明确发展道路和发展意义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必须始终牢牢把握的中心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要义。离开了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胡锦涛同志强调,“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才会不断发展,不断前进,才能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二)牢牢把握核心内容,明确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概念,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的反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我们党一切奋斗目标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次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就是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各项权益,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好事和实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奋斗。
(三)牢牢把握基本要求,明确发展战略布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即倡导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不讲代价的发展。
首先要全面。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诫我们,不能再走片面追求gdp的老路,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同时,还要重视公共危机管理、突发事件处置、公共卫生等现代社会运行机制建设。只有坚持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其次要协调。协调发展是指各方面发展要相互适应,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我们现代化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促进我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相互协调。
财政局支部党课教案
本文2009-11-26 19:27:35发表“党会党课”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1300.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