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统战系统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

栏目:经验信息发布:2009-11-26浏览:3027下载141次收藏

    自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被提出后,**县统一战线各方力量积极投入到了此时代洪流中。2006年起,**县大力实施以项目助推新农村建设,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出了贡献。现将**县的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一、成效与做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统一战线的新的历史使命,是新时期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重要职责所在,也是统一战线服务中心大局工作的深化和延伸。**县统一战线坚持发挥自身优势,搭建两个“新载体”、拓展三个“旧平台”,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形式和路径,初步形成了“各方参与、取长补短、和谐发展”的良好共建局面。三年来,引进侨资共建新农村项目4个,全县938家非公企业与470个行政村结对,实现行政村全覆盖,79家企业与77个村落实共建项目90余个,支持村公益事业的有29个,帮助结对村引进企业的有6家,到村投资兴办企业的有13家,其他帮扶内容42项,有59个贫困户、147个贫困学生分别与企业家结成帮扶对子,到位资金3097万元。  

㈠搭建两个“新载体”,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⒈“三联”活动:民营企业联系新农村、联系贫困户、联系困难学生  

⑴科学谋划,组织有力。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全县18个镇乡街道和相关企业进行调查,全面掌握了解企业家和农村群众的真实想法,认真分析研究活动参与对象、内容、形式,全面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联”活动载体,同时下发《关于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组织开展“三联”活动实施意见》。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为组长的“三联”活动领导小组对“三联”活动进行指导、协调、沟通、督查工作,保证该项活动有组织、有步聚、有计划地展开。  

⑵宣传广泛,思想统一。坚持依靠镇乡商会、行业商会的力量,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和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对活动进行层层宣传发动。活动前期共分发介绍新农村建设宣传资料1300余份,悬挂横(条)幅120条,《**商会》、**工商联网站刊登信息20余条。把“三联”活动的意义、方法、作用、步骤讲深讲透,增强非公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和责任感。  

⑶典型引路,影响巨大。推出 “三大宣传平台”(新闻媒体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以星星之火促燎原,把宣传典型与带动全体融合在整个活动开展之中,从而达到全面参与目的。全县累计树立“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典型人物15名,《今日**》、**有线电视台、**统战网开辟专栏对此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扩大活动社会影响,进一步深化活动,巩固成果。  

⑷建立机制,后劲有力。一是以推动合作合同签订为着力点,把活动引向深入。引导丹东街道37家规模以上企业老总和37个村代表签下“村企业结对”合作协议书,全县18个镇乡(街道)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结对双方在经济、文化、人才、环境等方面开展共建,企业向结对村提供生产指导、小康村建设、实施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服务;农村充分利用自身土地、劳动力资源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以扩大参与层面为结合点,扩大活动成果。针对在活动中发现的本村外出创业的村民存在的经济实力相对小、参与热情相对高特点,引导工商联会员企业把这些村民组织起来,建立了一支19人组成的新农村建设志愿者队伍,协助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和技能培训工作。  

⒉村企文化共荣战略: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进而激活企业文化,以达到村企互动、双赢共荣目的  

⑴引导企业参与农村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我县共有20余家非公企业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出动职工1000余人次。在爵溪文化艺术节举办期间,正值针织企业产销旺季,但在“文化大巡游”、“闭幕式大合唱”等活动中,所有受邀企业全部到场,无一缺席;许多镇乡农民文化艺术节期间,许多非公企业主动派出职工志愿者,从活动筹备、正式演出到后续各项工作全程参与。  

⑵非公企业逐步形成特色文化。企业在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企业特色文化。部分非公企业成立专业文体宣传队,定期开展以“爱国、敬业、守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既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扩大了企业影响力、增加了企业凝聚力,又展现了新时期非公企业良好精神面貌。如宁波海达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的“海达渔鼓”在浙江省“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上授予金奖。  

⑶农民高度关注企业发展。许多农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多种渠道向政府建议,要求政府给予企业发展有功人士奖励。2006年,**各镇乡(街道)共评选出“企业发展功臣”、“优秀企业家”、“企业发展先进集体”等经济建设多层面奖项40余个,同时,应部分人大代表要求,有2个镇乡还开展了诸如“十佳外来创业者”、“十佳外来个体经营者”等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先进评选。这些奖项的评选极大地鼓励了非公经济人士发展自身产业的积极性,更提高了外来务工人员融入我县建设的热情。  

⑷企业积极拓展反哺领域。非公企业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取得了更加丰硕的发展成果,非公企业家感念百姓给予的支持和关注,在热心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参与建设领域,致力于投资农村公益事业,帮助改造村级基础设施,支持农民会所和生态休闲公园建设,扩大村企共建项目范围,村企发展和谐共荣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统战系统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