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区建立新型农村计划生育保险制度的调研报告
根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代主席王正伟和郑小明副主席的批示精神,我室会同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简称国寿宁夏分公司),就我区建立新型计划生育保险制度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现状和面临的风险
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贫困落后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新路子,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少生快富”工程,大力开展“三无”“一无”创建工作,有效地降低了生育水平, 2006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达10.69‰,计划生育率达85.02%,与2001年相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1.02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上升了2.02个百分点,几年来少生人口2万多人,为我区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就得益于广大群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饱含着农民群众为此付出的代价和牺牲。由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以及相应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群众“成长无保、医病困难、老无所靠”的问题日渐突出,计划生育手术问题依然存在,乡、村计划生育干部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及养老问题困扰着基层的工作,构成了计划生育系统性风险,成为制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计划生育手术风险突出。根据我们对兴庆区、平罗、青铜峡、原州区、西吉、泾源、中宁七个县(市、区)21个村的196户农户调查(下同)结果来看,已婚妇女采取人流、引产、置环、结扎等节育措施,造成手术感染占0.5%,引发并发症和其他病症的占17.5%。在某县的一个乡调查时,基层干部反映,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做结扎手术110例,反映腰痛等不适症的占40%;采取置环措施50多例,出现流血、腰痛等症状的有30多例,占60 %以上,取环的有6例。由于乡上只有一名技术人员,村级没有懂技术的人员,群众自己看病人均支出300多元。至于采取节育和绝育措施给群众造成的生育风险就更大,原州区基层干部反映,过去自治区推行打长效避孕针时,有400人使用,300人出现了问题;一个村的干部反映,有2名妇女过去采取皮埋措施,至今不能生育。计划生育手术风险使手术对象经受心理和生理双重痛苦,严重影响家庭生产生活,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196户农户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计划生育手术引发病症的农户反映加大医疗支出的占28.3%、影响生产和外出务工的占45%,造成其它影响的占27%。相当一部分群众由于村级技术服务跟不上,用药无人指导,常常出现“能抗就拖,抗不了再忍”的现象,“小痛不医,大痛小看”十分普遍,部分困难群众甚至放弃治疗。一例手术出问题就会影响一村甚至一乡的计划生育工作,节育和绝育措施在一些乡村难以推进,给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留下了隐患。
(二)独生子女家庭和“少生快富”家庭风险凸现。独生子女家庭和“少生快富”家庭父母首先担心的是孩子夭折、重病和出现意外风险,万一孩子在成长中出现意外,幸福感和未来保障就大受影响,尤其是采取了绝育措施或父母已过生育期的家庭,面临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原州区“少生快富”户6100户,家庭子女发生意外的有30户。泾源县在2006年前实施的2184例“少生快富”项目户中,出现一孩死亡的家庭有8户,一孩伤残和因重大疾病留有后遗症的家庭31户。其次担心自己出现意外伤亡、患重病或者死亡,对孩子造成难以衡量的成长和精神上打击。石嘴山市计划生育家庭除子女外其它成员的意外伤害136人。西吉县发生意外伤害的农村计划生育户1828户1904人,占计划生育总户数的7.9%,一些家庭陷入生活贫困、养老无着的状况。一部分带头计划生育的人已经陆续退出劳动年龄,受现实条件和子女致富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遇到了老有所养的实际困难,成为新的困难群体,政策的说服力和富民性大打折扣。
(三)计划生育基层干部困难和风险亟需解决。一是收入低,山区村级计生专干年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川区年均收入在2000—4000元,年收入仅略高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二是任务重,计生专干总结为“软政策(政策允许生三胎),硬数字(“少生快富”任务硬指标),压力大”,全年90%的时间都用于工作,没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无法照顾。三是患病多,风险高。泾源县曾因计划生育工作遭到攻击造成伤害的计生人员有8人,留有严重后遗症的有2人,下乡实施节育手术,由于意处事故造成伤残的有2人,一人下肢截肢,生活不能自理。西吉县计生干部发生意外伤害6人,有重大疾病2人;彭阳县发生意外伤害2人,患重大疾病12人。据对21名村计生干部的调查,村计生干部出现过意外伤害的占22%,患重大疾病占18%。
(四)基层政府化解风险压力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环境需进一步改善。由于没有建立起计划生育风险化解机制,基层政府和计生部门相当多的精力用于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为此也付出了巨额的经济补偿代价。原州区2006年因计划生育手术,群众到计生部门上访的就有100多人,县计生部门为此支付约20万元左右,至于乡(镇)通过生活救助等方式支出的费用远远超过计生部门。在调查中,一些乡镇反映,每年用于解决因计划生育群众反映问题支付的支出,少则5万元,多的达到10万元以上。
计划生育风险是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有政府推行计划生育而产生的。建立新型计划生育保险制度,防范化解计划生育风险是政府应尽的责任。
二、建立新型农村计划生育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
新型计划生育保险制度,是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立足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风险和需求,运用保险机制,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严格监管、群众受益”的政策性保险制度,旨在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意外伤害、健康及养老等风险保障保障问题,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和过去的计划生育保险相比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一是在政府引导上,将计划生育保险工作纳重要议事日程、发展规划、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之中,完善政策,健全制度,严格监管,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政策完备、监管有力的计划生育保险体系和工作机制。
二是在投入上,新型计划生育保险是政府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的方式,使保险机制和手段服务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资金筹措由各级政府、基层组织、个人共同负担,以政府为主,个人缴费与承受能力相适应。
三是在保障内容上,体现计划生育工作特点和难点。
四是在保障待遇上,激励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战胜各种计划生育风险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五是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政事分开。保险公司按照市场规则,提供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和服务。
六是在群众受益上,牢固把握保本
对我区建立新型农村计划生育保险制度的调研报告
本文2009-11-17 15:59:22发表“调查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084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