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党员开展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的思考
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今年9月份开始,至明年2月基本结束,参加这批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党员。搞好农村党员学习实践活动,对于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党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面临的主要困难
农村党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相比,面临许多难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部分农村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农村党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者。但目前部分农村党支部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缺少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领,缺乏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办法。少数村支部书记长期在外,存在“一把手”缺位现象,部分农村党支部成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使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乏力,由他们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面临不少困难。
农村党员整体素质不高。近年来,我县十分注重改善党员结构,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注重发展村干部、科技致富带头人等优秀青年入党,文化和年龄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老龄化依然严重,如我县60岁以上农村党员有87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2%。农村党员文化依然偏低,本县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023名,占总数的77%,其中文盲、半文盲占相当比例,且他们大多地处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山区,接受新鲜事物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停留在用老眼光、老观点看待新鲜事物,极少数党员对党内活动要求发“误工补贴”,甚至出现要先看完电视剧后参加支部会的现象,他们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认识不足。
农村党员个体差异明显。当前农村党员两极分化现象突出,一类文化低,年龄大,身体弱,生活贫困,生活在最底层,处于社会边缘化地位,他们对革命事业缺乏热情,思想消极悲观;另一类是有文化知识,年富力强,为致富的带头人,是农村政治精英和农民领袖。这两类党员泾渭分明,他们在思想信念、家庭和社会地位、兴趣爱好、工作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按照农村党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需要什么安排什么”的原则,给学习实践活动增添难度。
农村党员产学矛盾突出。农村党员不同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一份耕耘一份报酬”,学习实践话动必然要占用一定时间,农村党员很难处理学习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关系。要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部分党员肯定会因损失眼前利益而不愿参加学习实践组织的活动。另外,为了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要组织他们外出到先进地区现场学习等一系列活动,需要经费上开支,这些费用对于少数贫困的山区党组织而言是一笔负担。
农村党员分散难组织。随着我县“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农村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加大,农村青壮年的党员大量外出务工经商,虽然对流动党员实行了“流入地”和“流出地”双重管理模式,但“流入地”党组织普遍缺乏热情,“流出地”党组织鞭长莫及,难以对流动党员进行有效教育。同时,一部分外出党员并不注重党员身份,外出时既不跟党组织说明情况,也不办理介绍信或流动党员证;外出后不愿参与所在地党组织活动,成为稳性党员,回乡后不汇报,在管理上往往处于“真空”,外出党员的流向不明,给学习实践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农村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工作目标
“三农”工作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党员是党在广大农村播下的火种,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石,是农村改革的实践者,广大农村党员处在农村第一线,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因此,农村党员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是关系到科学发展观能否在农村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农村党员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要在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站在农村的发展角度,首先,要把发展好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其次,要发展好社会的各项事业,解决好民生问题;再次,要关心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求,建设好精神文明。前提要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开拓致富渠道,让口袋子涨起来,生活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就是加快致富步伐,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对于怎样才能致富,在思路和措施上仍然缺乏。广大农村党员作为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就要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敢创敢干的拼劲,敢为人先的气魄,大胆打破传统生产模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闯市场、搞开发上勇于尝试,积极寻找致富门路,努力当好群众致富的典范,树起致富的一面旗帜。
二要在带领群众致富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当今农村,我们有很多的党员通过艰苦创业成为致富能手、农民企业家,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但大部分的农民群众还未富起来,生活仍处于温饱水平,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致富缺门路、缺信息、缺资金、缺技术。我们的党员先富起来后,要树立“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理念,要充分发挥服务、带动和辐射作用,对群众进行户对户传、心连心帮、身贴身带、手把手教,把致富信息传给群众,用资源优势帮助群众,用成功经验带动群众,把致富技术教给群众,为群众指引致富之路,帮助群众夯实致富基础,做到一人致富带富一片,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之道。
三要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村社会比较和谐。但依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主要表现在因不正当民主竞选,少数村干部缺乏廉政意识,非法侵占村集体资产,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处理不满意等各类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引发群众性事件,严重影响着农村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是《党章》赋予我们每一个党员的义务。作为一名党员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群众利益的关系,不与群众争名争利,真正显示出党员的崇高境界和精神风范;要坚持团结在党支部周围,支持村“两委”的工作,明辨是非、公道正派,讲有利团结的话,做有利团结的事;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为村“两委”的决策多提意见建议,积极化解矛盾问题,为农村和谐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四要在宣传执行政策法规中实践科学发展观。近年来,党对农村的发展高度重视,中央连续六年出台1号文件聚集“三农”问题,不但停征千百年来的“皇粮国税”农业税,还实施种粮、良种和大型农机具购置等补贴,粮食收购执行最低保护价,同时还投入大额资金改善农村交通、饮用水、通讯和文化设施,正是有了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农村才有今天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实践证明,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是符合中国的国情,是落实科学发展的真正体现。当前最关键要把这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很好的落实。农村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领导核心,党员是农村的先进分子,群众的行动都
关于农村党员开展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的思考
本文2009-11-07 11:32:38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40138.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