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新时期党外人士培养选拔工作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09-11-04浏览:2895下载268次收藏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好、学透科学发展的理论,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和方法,灵活运用于我们的工作实践,进而推动我们的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各个方面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那么,如何在党外干部工作中落实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呢?我认为,要从理解和落实一句话做起,这句话就是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句话:要“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织保证,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党中央对培养、选拔、使用党外干部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局性的部署和安排。近年来,我县按照中央要求,不断探索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的新途径、新举措,使党外干部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推动了党外干部工作的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县共配备副科以上党外领导干部140余名,其中今年来就提拔调整党外领导干部24名,配备力度明显加大,我们深有体会:  

一、我县党外干部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注重加强培养,建立了一支数量足、结构优、素质高的党外干部队伍  

在党外干部的人才储备方面,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党外人才资源调查,采取民主推荐、专项推荐和公开选拔等措施,近年来,我们有效建立了一支数量为150人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同时,为更好加强这支队伍的管理与培养,我们创新实行了abc分类培养管理模式,划分a类党外干部30名、b类党外干部和c类党外干部各60名。对a类干部,由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和所在单位进行重点培养,优先提拔;对b、c类的党外后备干部通过跟踪培养、帮助提高,条件成熟后,顺延上升一个类别。同时每年及时从各级党组织推荐、年度考核优秀的党外干部中择优替补,不断充实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在党外干部的培训教育方面,县委将党外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坚持每年举行一次党外干部培训班,积极推荐党外干部参加党校主体班学习培训,每期主体班党外学员人数不低于30%,确保了全县党外领导干部和党外后备干部每5年内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月,并将此作为选拔使用党外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针对党外干部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多党合作的光荣历史,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技、依法行政、领导科学等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岗位履职能力。  

在党外干部的岗位锻炼方面,积极选派党外干部到基层、贫困地区,情况复杂、困难较大的地方,上级机关,经济相对发达地方任职或挂职,接受实践锻炼。并在每次安排干部挂职锻炼时,做到党外干部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目前,全县在乡镇挂职的党外干部有4人,在事业单位挂职的有2人,到外县挂职的有16人。通过上述挂职锻炼、交流换岗、基层下派、提任助理等方式,安排党外干部在不同的岗位经受磨练、积累以验,从而使他们在政治上能更快成熟,工作能力上有更大的提高。  

(二)注重健全机制,制定一套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合作共事体系  

在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方面,我们始终坚持用人标准,做到既不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也不搞拉郎配,滥竽充数,确保人选素质。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门坚持每年对全县党外副科以上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中的a类干部和各乡镇党委、各机关单位民主推荐上来的党外干部进行了全面考察。在考核方式上,我们坚持年终统一考核推荐、结合日常跟踪管理表现、基层群众反馈意见,进行综合评价、梯次排队,构建优秀党外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全县党外干部自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立足岗位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  

在选拔任用机制建设方面,明确党外干部配备职数,是做好落实党外干部安排政策的重要前提。在去年县乡换届期间,我们根据上级政策要求,印发了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新时期党外人士培养选拔工作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