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营经济论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对策探讨

栏目:财经金融发布:2009-10-25浏览:2426下载208次收藏
民营经济是指民间自筹资金,自己创业的民有、民营、民收益的经济实体,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为了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笔者对**民营经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市民营企业发展的总体态势
                  (一)总量和规模提速。在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的理念指导下,**民营经济始终保持强劲发展态势。至2007年末,全市私营企业累计有3073家,同比增长21.8%;个体工商户累计达15212户,民营个体注册资本累计达65.14亿元,同比增长40.4%,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60%,吸纳了75%的劳动力就业。民营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的良好态势,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加快自主创新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二)投入和产出同步提升。工业投资稳中攀升,2007年全年完成社会投资80.55亿元,同比增长25.6%,完成规模工业投入44亿元,同比增长36%。工业生产增幅较高,运行质量明显提升,主要指标协调运行,重点产业支撑明显。非规模企业继续保持强势支撑,尤其是一批投入大、规模大的民营企业,产能开始加速释放。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同种指标的52.1%、50.2%、47.7%,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经济增长方式和软环境建设实现有机结合。通过优化软环境建设,“政府创造环境,人民积累财富”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创业的政策进一步放宽,全市形成了干部谋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的生动局面,涌现出一批产业型和现代科技型的民营企业。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表现为从规模扩张为主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发展制造业为主向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转变,从主要依靠粗放型增长向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转变,从主要依靠企业个体转变为更加注重协作配合,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从主要依靠政策优惠向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的格局正在形成。很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涌现出来并获得迅速发展。截止2007年,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2家,民营科技型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品70个,镇江市高新技术企业35家,高新技术产品80个。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5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市工业销售和利税的16%和25%,有2项科技项目获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立项,4项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
                  二、制约**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瓶颈”
                  (一)发展环境仍需优化。具体表现在:1、政府服务不到位。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强调“诚信认真,有求必应”的招商服务理念,对创业文化打造的不浓,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政策因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而落实不到位,以致全民创业氛围不浓,创业热情不高,创富激情消弭。一些实质性优惠措施不能落实到位,部分奖励政策不能及时兑现,在**老区投资的优惠政策民营企业没有实现本地民营全覆盖。少数管理部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依然存在。2、民营企业负担重,税费项目多。统计资料显示,2006和2007年全市民营企业税收增幅均高于其产值增幅和销售收入增幅。一些县市已多年不收的“五项基金”及针对个体工商户的工商管理费,我市照收不误,不仅增加了创业成本,也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3、缺乏必要的扶持引导。民营企业获取政策法规信息的渠道不畅,特别是专业性较强、对企业经营决策有重要作用的宏观经济信息、政府政策信息还无法及时获取,民营企业成为政府发布信息的“盲区”。同时政府对民营企业存在重大轻小现象,在扶持规模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对个体、微小和初创企业没有放开、放活。
                  (二)融资难的矛盾突出。全市97%以上的民营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难已成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1、初创、微小民营企业贷款尤其难。由于初创、微小民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具有不确定性,贷款规模小而急,又无银行交易记录,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和合格的担保人,没有或不具备规范的财务报表、抵押担保及信用记录等银行需要的信息,而担保公司和银行贷款程序繁杂且信贷品种单一,银行贷款往往不能满足初创、微小民营企业对资金小而急的需求。2、贷款成本高。由于担保公司要收取担保费和资产抵押评估费,银行因贷款风险而提高贷款利率,再加上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民营企业即使贷到款成本也大。3、直接融资渠道不畅。民间资本虽然充足,但由于民营企业直接从民间融资的渠道不畅,政府又没有制定相应的激活存量货币、引导货币储蓄转为资本投资的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对民营经济的投入偏小,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及产业进步的推动作用。
                  (三)民营企业整体素质相对不高。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偏少,规模偏小,至今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尤其是商贸流通明显滞后,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不明显,缺乏品牌争创意识,产品种类单一,普遍处在市场价值链偏低端,以贴牌加工为主,中小企业应有的“专、精、特、新”特征不突出。镇江全市有55个“国家级品牌”中,**仅有1个国家免检产品。大部分民营企业对管理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够,一半以上的民营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私人财产与企业财产不分。缺乏经营管理经验,还存在不同程度盲目投资现象,经营粗放。民营企业主文化程度偏低,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急功近利现象突出。一些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意识淡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创新能力明显欠缺。在调研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的民营企业:1、起点低。**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由个体户、小工厂、小商贸等转变过来,企业规模不大,原始积累不足,进入高科技领域的较少,多数本土型民营企业起点是资金少、门槛低的传统产业,所经营的大多是科技含量低、质量档次低、资源利用水平低、劳动密集型、能耗高、污染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民营经济论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对策探讨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