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磁兼容抗干扰自动化项目可行性报告

栏目:可行性报告发布:2009-10-24浏览:2473下载174次收藏

项目名称:电磁兼容抗干扰电力自动化连接器   
委 托 人:   
委托日期:2007年 3月 23 日   
查新机构(盖章):**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查新完成日期:2007年 3月 31 日 
查新项目 中文:电磁兼容抗干扰电力自动化连接器   
名    称 英文:无   
 名    称 **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通信地址 **市文化西路82号 邮政编码 250001   
查新机构 负 责 人 高鹏霄 电  话 0531-82062626 传  真 0531-82064469   
 联 系 人 于翠敏 电  话 0531-82066286   
 电子信箱 jnsti@jn.gov.cn   
一、查新目的
  **市科技计划立项   
二、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
1.高、中、低三个电压等级变电站电磁环境的差异和数量等级。
2.变电站环境中电磁干扰源的种类和其各自的数量等级。
3.电力自动化系统控制柜内部的电磁环境。了解控制柜内部电磁幅射源的分布位置和各自的场强:了解外部干扰源进入的路径和从内部测定的场强。
4.电磁兼容连接器抗干扰方案研究。
5.电磁兼容连接器与电磁兼容机箱的接口方案。实现物理的、电子的抗干扰方式,与电磁兼容机箱形成无泄露、抗外部干扰的整体。
6.研究电磁模块及应用软件   
三、查新点与查新要求
1、研发一种对电磁场有屏蔽效应的功能性材料及其涂装工艺,功能性材料主要是一种即可以导电也可以导磁的复合金属材料,主要成分包括铜、镍、钴等元素。如何将这些材料结合在一起;如何将这种材料涂装在形状各异的工程塑料件的外表面上,工程塑料件外表面导电导磁,内表面绝缘,涂层牢固,受力不脱落、不变色等。
2、连接器导电构件的防对外辐射电磁波的结构设计连接界面减少回波反射的设计
   
四、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
国内部分:

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               数据年限:1985年—2006年7月
中国科技成果交易信息数据库      数据年限:1984年—2001年
**省科技成果数据库           数据年限:1986年—2003年
**省最新科技查新库            数据年限:1986年—2007年1月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数据年限:1990年—2006年11月
中国专利数据库                   数据年限:1985年9月—2006年12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数据年限:1989年—2006年11月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           数据年限:1979年—2006年7月
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               数据年限:1977年—2006年6月
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               数据年限:1999年

检索策略:
抗干扰*连接器
连接器*(电力自动化+电磁兼容)
电磁场*屏蔽*(功能性材料+功能材料)
衬垫材料   
五、检索结果
密切相关文献 0篇:
相关文献8 篇:
no.1 题名: 37芯高低频混装圆形滤波电连接器的抗干扰设计
第一作者:肖颖  机构:中国电子集团公司电子第四十研究所,安徽蚌埠233010
刊名:机电元件  年:2002  卷:22  期:4
关键词:抗干扰设计 高低频混装 圆形滤波电连接器 电磁干扰 屏蔽 接地
文摘:37芯高低频混装圆形滤波电连接器是一种抗电磁干扰连接器,文章简要阐述该连接器的抗干扰设计,并给出了主要抗干扰技术参数的测试结果。该连接器中的30个低频接触件用于传输低频信号。为了确保低频信号顺利通过、防止射频干扰,在30个低频接触件的插针接触件上安装有1t型低通管状滤波器,将管状电容和管状磁芯组成的滤波元件装入插针和接线端于之间组成滤波插针接触件。由于机械和电气的原因,滤波插针装在固定电连接器内部,在绝缘安装板和外壳间设置接地装置——接地簧片。固定电连接器固定在整机机架上,机架能提供更好的电气接地,确保一定的滤波衰减水平。另外,为了使接地簧片与滤波插针、固定电连接器的外壳接触可靠.

no.2 论文题目: 互连电缆防信息泄漏及抗干扰性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作者:贾翠霞  作者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授予学位:硕士  导师姓名:邱扬
授予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词:防信息泄漏%衰减损耗%仿真%多芯互连电缆%电磁泄漏机理%串扰机理
文摘:该文首先综合应用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屏蔽理论,天线理论等,对信息设备互连系统的防信息泄漏及抗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多芯互连电缆的电磁泄漏机理和影响因素,全面分析了多芯互连电缆的屏蔽、耦合、辐射等特性.其次研究了电缆导线间两种主要串扰机理-电容电感耦合机理,并对不同情况下电缆导线间分布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另外,文中还对同轴电缆的衰减损耗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介绍了"互连电缆电磁兼容仿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电磁兼容抗干扰自动化项目可行性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