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安排部署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改革进展,确保完成改革任务。省林业厅高度重视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派翟处长专程出席今天的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市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83年全市基本完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发展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农业基础不强,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这次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的就是要通过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使之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新的动力。这是完善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加快林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的必然延伸。土地制度历来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林地与耕地一样,是重要的国土资源,是发展林业的生产要素,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把林地的使用权交给农民,让农民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延伸到林地,从“包田到户、包产到户”延伸到“包山到户、包林到户”,这是对农村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实行改革后农民享有独立物权,既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经营,也可以出租、转让、入股,集体经济组织不得随意收回或任意干涉,真正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第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业资源开发空间的有效拓展。资源紧缺直接制约我市农业持续发展,“八山一水一分田”是我市的基本特征,土地资源紧缺,立地条件差,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面临很大困难和压力,必须把眼界放得更宽一些,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念好山水经,打好林草牌。我市是林业大市,森林覆盖率达56.5%,现有林地2685万亩,其中集体林地1938万亩,林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5倍以上,但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不足1/10,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水平很低,形成了“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与林业所拥有的资源和应有的产业地位很不相称,这充分说明我市的林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资本化,必将有效聚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快林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增加生态产品和林产品产出,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
第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林业产品类型多,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大,就业空间广。发展林业产业是农民最适应、最直接的就业方式之一。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以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真正使林农成了山林的主人,拥有自己支配的生产资料,坚定加大投入的信心,培育和发展我市的森林旅游、森林食品、花卉药材、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新兴林业产业,真正让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通过改革实现增收。
第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证明,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必须充分调动市场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只有面向市场调整林业结构,才能不断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只有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经营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林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水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市场机制引入林业经济,通过明晰产权关系、落实经营主体、培育市场体系、规范交易秩序,必将进一步优化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盘活林业资源,充分释放林地、物种、劳动力等生产资料的潜力,建立起良性的林业发展机制。
第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保护好森林生态,光靠堵和禁是不行的。林改地区的实践表明,产权清晰责任才能明确,培育才能有效,管护才能到位。分山到户以后,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不仅多栽树、栽好树的劲头上来了,植绿、爱绿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对山林资源也更加珍惜,对生态维护也更加自觉。很多农民在林改后把山林看作是建在山上的“绿色银行”,是增值潜力很大的“成长股”,是未到期的“高息存折”。在此意识引导下,“看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较之以前的情况,现在林农看管更严格、经营更精心、采伐更慎重,乱砍林木和山林火灾明显减少。同时,商品林搞活了,林产品供给增加了,也有力地促进了公益林保护。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二、认真推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
根据省上的部署,我市宁陕县于2007年11月份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宁陕县在改革中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较好地完成了改革试点任务,2008年底已通过省市联合检查验收,被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表彰为“试点先进单位”。宁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这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是坚持主要领导抓林改。宁陕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林改、“三长”挂帅抓林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改革的有序推进。县上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责任组长,四大家相关领导和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林改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抽调17名县级领导、98名科级
在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2009-10-10 14:44:38发表“动员讲话”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8295.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