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科院生态建设论文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9-10-09浏览:2039下载137次收藏
摘 要:建设生态省是促进**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文章首先分析了**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生态省建设所面临的挑战,然后阐述了**生态省建设的目标,并分析了**在生态省建设中所应重点发展的生态产业,最后提出了**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态省;生态产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507-0105-04
    **建设生态省,就是要建成全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份。2002年3月,**省原省长习近平在**省第九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同年8月,**被国家环保局正式批准为继海南、吉林和黑龙江之后的第四个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生态省建设是推进**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但是生态省的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生态省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生态省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山多海阔,水源丰富,气候暖和,海岸线曲折,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有利于农林牧渔业发展。此外,**所具有的独特的地貌空间结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且相对独立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相对自主地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
多年来,**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围绕经济抓环保,抓好环保促经济”的思想指导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已初见成效。根据**省政府新闻办所发布的2003年**省环境质量状况来看,2003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重点城市和流域环境质量在全国处于较好的水平。数据显示1,2003年**省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全省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0.52%,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矿业整顿、生态林保护等得到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放射性状况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全省12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总体良好,省控断面达到和优于三类标准的水质占87.5%,明显优于全国7大水系和周边省份的河流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9个设区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5%。全省2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二级的占82.6%,高于全国41.7%的平均水平。
可见,**生态省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锐减,地力下降;森林结构不尽合理,“青山挂白”和水土流失现象仍较明显;外来物种对局部流域和区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海洋资源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工程建设与矿产资源不合理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酸雨污染仍普遍存在;畜禽养殖业污染比较严重,农用化学品使用对环境生物造成污染;洪涝、台风、干旱频繁发生,防灾减灾任务仍然很重;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等。根据**省政府新闻办发布的2003年**省环境质量状况来看:全省生态环境仍较脆弱,生态破坏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部分城市及局部流域环境质量较上年有所下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环境资源面临着更大压力。与2002年相比,12条主要水系省控断面达到和优于三类水质的比例下降3.1个百分点;城市内河水质功能达标率仅为38.7%,较2002年下降9.2个百分点;部分水库水质呈富营养化趋势;大部分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未能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三明、南平和漳州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全省2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二级标准的比例下降4.4个百分点。因此,**生态省建设任重道远。
二、**生态省建设的目标
**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于现有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条件,以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资源保障体系、人居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和高效的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为重点,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把**建设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省份。
(一)基本建成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
    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生态效益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基本实现农业生态化,工业生产清洁化,第三产业优质化,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茅
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各类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环境功能区标准,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和优良的“生态资产”得到不断增殖,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治理。
(三)基本建成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建成一批生态型城市、生态型社区及生态型村镇,大多数城镇住户拥有一套使用功能比较齐全的住宅,供水、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到40%以上;农村住区环境清洁、优美,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生态文化发展繁荣
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较高,生态文化广泛普及,全民形成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为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
三、**生态省建设的生态产业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产业结构是过去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和关键因素。产业结构的状况及其演进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发展要持续,在生态省的建设中就必须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否则,必然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失衡,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省内要注重发展生态经济,而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重点发展一批生态经济产业。由于各区域的自然禀赋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因此在生态省建设中所要重点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也有所不同。从**省的省情和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来看,其优先发展的核心生态产业应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产业。
(一)生态农业
根据**的省情,建设生态省首先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农业应从总体出发,全面规划,科学开发,集约经营,立体种养,多级利用,多种经营,多层加工,综合治理,建立良性生态的大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设一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努力培育由绿色科技转化的产品及林木、苗圃、果品、花卉、草皮和水产等各种绿色产品,形成多样化的生物物种种植,实现良性的生态循环;第三,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响应国家“北牧南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社科院生态建设论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