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税论文:影响税收宣传社会环境观点思考

栏目:党政司法发布:2009-10-08浏览:2463下载223次收藏

税收宣传月活动从1992年起已连续开展了6个年头,每年的声势都不小,对于普及税收知识、 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目前社会纳税环境和人们的纳税意识尚无根本性转变,出现了税收宣传无用论的论调或税收宣传工作有所松懈。因此, 充分认识影响税收宣传的社会环境, 对税收宣传的重新定位无疑是至关重要。本文从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角度,对影响税收宣传的社会环境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社会成员普遍法制观念不强, 因而依法纳税意识淡漠。

     社会成员在纳税方面的观念, 就是其依法向国家履行纳税义务的思想意识,它体现了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自觉程度,代表着国家的法制状况和社会文明的水平。税收宣传无非是唤起人们主观意识对税法的赞同和响应,进而乐于支持税收工作。社会成员纳税观念最主要的内容是法制观念,也即税法意识。由于整体法制观念不强,导致税法意识淡薄,从社会整体看,自觉纳税光荣,偷税逃税违法的新道德观念尚未形成大气候。 加之我国长期对低收入的公民个人不征税, 使多数公民游离于税收领域之外,心中根本没有纳税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养成纳税的习惯。普遍存在着纳税人税收知识缺乏, 税法意识模糊,表现为藐视税法,践踏税法,偷税、 抗税、欠税层出不穷。因而要达到良好的纳税环境, 需要有针对性地逐步消除形成这种思想观念的不利因素, 需要税务部门做一系列长期、艰巨的工作,具体是:

     第一,加深税收宣传的内容。多年来, 税收宣传工作过多地强调了“取之于民”, 而忽视了对税收“用之于民”的宣传,许多纳税人并不明白这样的道理:纳税虽然没有给自己带来直接的好处, 但是他已在纳税之前或将在纳税之后间接得到回报。今后, 税收宣传要让每个纳税人都明白,国家每年都要拿出巨额资金用于维护社会安定,发展公益事业,进行经济建设, 而这笔巨额资金主要是“取之于民”的税收。作为一个纳税人, 能有一个社会安定、公平竞竞争、经济日益活跃、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是依赖国家为主体的无形的补偿形式就是税收“取之于民”。 通过加深税收宣传内容,激发纳税人的主人翁意识, 使其关心和支持税收工作,从而提高纳税意识。

     第二,要对纳税人进行“利益原则”宣传。 很多人对匪警、火警能及时报案, 但对偷抗国家税款的不法行为却视而不见,漠然处之,甚至“敬而远之”,这种“与己无关休乱言”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许多纳税人不明白这样的利害关系:政府的一切开支大都来源于纳税人,政府的开支是由众多纳税人负担的,有人偷逃税就意味着另外一些纳税人要多负担税款,就会加重其他纳税人的负担。因此对纳税人进行“利益原则”教育,使其勇于揭露偷逃税行为,维护自身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互相监督,自觉纳税。

     第三,税收宣传要普及到文化教育领域。 税收宣传只有税务部门独立作战,空洞乏力地喊一喊, 而荧屏无影,广播无声,书本无文,是远远不够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形成一种意识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税收宣传要从“娃娃抓起”,着重培养下一代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可喜的是,这项工作已被重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地税论文:影响税收宣传社会环境观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