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建设
医疗急救网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现场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120院前急救日益被社会所重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120在社会文明日趋进步和人口逐渐老龄化的当今,其重要性日益得到显现。我市属工业城市,矿山、冶炼、化工企业比较集中,有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另外,312国道和212省道均穿越我市,交通事故发生比较频繁。我市每年的急救量达到71000人次,其中出诊6850人次,医疗急救工作在我市尤显重要。
一、我市急救网络发展现状
我市各级医院普遍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急诊科(室)。2005年,国债项目甘肃省紧急救援中心金昌分中心成立,在全市医疗急救工作起着主导作用,截止目前,已累计抢救、运送各类病人近9000人次,挽救了大量危重病人的生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目前全市设有紧急救援中心1家、设立急诊科的综合医院5家,有专职人员35人,拥有救护车辆7台。
二、目前我市急救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全市急救机构普遍存在房屋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影响了急救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急救管理体制不畅。我市仅有的一家120紧急救援中心隶属于市第二人民医院,主要承担全市急诊病人的现场急救、院内抢救和危重病人转运任务,没有权力调度指挥其它医院院前急救,不能很好地完成紧急救援工作。
(三)急救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目前,各医院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急救功能发挥不够,不能形成急救合力。特别是金川公司医院、八冶医院等医院也开通了尾号为120的急救电话,使现行的医疗急救体系成为以各医疗机构急诊科为节点,各自独立运行,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不畅通,不能很好地发挥急救功能。有些医院甚至存在白天抢病人,晚上推病人的现象,使急需救治的患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因重复建设也导致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四)急救专业人员缺乏,急救处置能力不强,影响急救效果。
(五)农村仍是急救服务的薄弱环节,乡镇卫生院急诊室基础设施尤其是急救设备落后、急救资源配备不足,120急救服务不能有效延伸到农村,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医疗急救服务需求。
三、加强急救网络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食物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承担起重大灾难、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中的紧急医疗救治任务,尽快整合急救网络资源,构建覆盖全市城乡、指挥有
如何加强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建设
本文2009-10-07 17:33:50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791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