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分析建议
在当前清理执行积案的专项活动中,**县人民法院举全院之力,抽调25人,组成4个执行小组,一个督导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包案到个人,责任到个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对重点案件实行定承包人员,定督办领导,定执行措施,定执行期限,定目标责任。鼓足干劲,持牌督办,攻坚克难,以确保“清积”工作的圆满完成。同时,就如何解决法院的“执行难”问题,笔者也有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法院执行难,难在何处?如何解难?这既是认识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法院作出的判决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关键所在,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形成积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法院自身的问题,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从外部原因看,主要是部分被执行人无履行义务的能力,无可供执行财产。当然也有部分债务人思想道德意识下滑,诚信观念缺失,法律意识淡薄,能赖则赖,能拖则拖。同时,非诉执行案件也暴露出有的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中管理脱节,预防缺失,不同程度地存在 “以罚代法”现象。从法院内部看,主要是执行管理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个别执行干警责任心不强,法律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执行方法机械,办法不多,消极执行或不当执行现象时有发生。法院的工作理念缺乏创新,死搬执行“审执分离”,形成“我审我的,你执你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无形中增加了执行工作量,“积案”越积越多,恶性循环,“雪球”越滚越大。要解决执行难,必须从根本入手,积极探索建立从源头上化解执行难的工作机制,注重审判与执行的有机衔接,做到审执结合,统筹兼顾,注重诉前的财产保全,为有效执行创造条件,注重建立执行长效机制,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思考之二,强化即时清结,做到案结事了。在审判工作中,不能片面追求调解结案率,要在“事了”上下功夫。从清理执行积案中,发现执行难的重点主要是调解结案后,当事人没有主动履行调解协议,调而未解,案结事不了,很大比例的调解案件进入到强制执行程序;特别是刑附民案件的民事赔偿未能有效兑
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分析建议
本文2009-10-07 09:10:10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7807.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