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强化完善地方人大监督职能分析思考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09-10-07浏览:2074下载245次收藏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应当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开展,要围绕增强监督实效,探索完善监督方式和监督机制,不断加强监督工作的力度,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促进和保障地方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在监督内容上,要通过突出重点,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人大监督工作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突出重点抓大事,善于抓住重点和主要矛盾进行监督。
    一是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监督。人大要增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把为经济建设服务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把实施本地确定的发展战略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尤其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监督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上。
    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开展监督。要紧紧抓住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一府两院”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社会各方面反映的焦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围绕严肃执法和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工作。通过加强法律监督来带动工作监督,既保证各项法律的贯彻实施,又保证各项改革政策的全面执行。通过推行部门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等监督机制,使监督更具体化,以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三是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要站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内容,选择人民群众申诉、控告较为集中的问题,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矛盾尖锐的问题以及社会困难群体的利益保护等问题,区分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措施,依法进行监督,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在监督方式上,要更加注重规范和有效地运用各种法定的监督方式。为了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必须善于运用法定的监督手段,创造性地完善人大监督工作的方法,使之更具有力度与实效。
   我县人大监督工作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多种监督方式的运用上。从过去主要运用宪法和法律已有明确规定的监督形式,到结合本县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执法检查、工作评议、案件监督等各种新的监督方式,通过各种监督方式的科学运用,发挥其综合效益。如,执法检查与听取工作情况报告,评议工作、质询和特定问题调查等形式具有相融性,只有把这些监督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综合效应,为人大监督注入新的活力。在开展执法检查和开展工作监督的同时,督促行政机关实行执法责任制和司法机关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有利于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内部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有利于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所形成的外部监督和工作部门形成的内部监督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大法律监督力度,等等。
    三、在监督机制上,要坚持不懈地抓好监督工作制度建设,实现监督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出台了一批相关工作制度,为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一是加强规范监督工作制度建设。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探索监督领域的制度建设,完善各种监督方式的程序性规定,从监督事项的提起、调查、审议、表决、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操作规程,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进一步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强化完善地方人大监督职能分析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