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桑园冬季间套种马铃薯示范项目建议书

栏目:申报材料发布:2009-10-04浏览:3013下载176次收藏

项目名称:**县桑园冬季间套种马铃薯技术研究和示范  项目申报单位:**县农业区划办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主管部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项目申报时间:2009年8月29日  一、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县桑园冬季间套种马铃薯技术研究和示范  

建设地点:**县   乡镇   村。  

建设年限:2009年12月~2011年12月。  

建设规模:建设试验面积12亩,建设示范面积100亩。  

建设性质:该项目由省**县农业区划办、**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共同承担。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1、农作物间套种是近时期**地区农业增效的有效措施  

农作物相互间套种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高效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间套种研究,是事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问题,也是近来农业技术研究的热门课题。  

    2、**地区冬季间套种马铃薯的研究取得初步进展  

从2007年开始,**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开展冬季间套种马铃薯的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在**县果园冬季连片间套种马铃薯的试验示范中,亩产量达到 1500公斤 以上,为**地区冬季间套种马铃薯打下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3、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中的布局规划,马铃薯是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粮菜饲兼用,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大,因其营养丰富,被誉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在增加食品营养源、丰富市场食品种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也面临着优质高产品种缺乏、脱毒种薯供应不足、耕作方式粗放、机械化水平低、贮藏技术和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亟需提升生产、加工、贮藏、流通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华北、西北、西南、**5个优势区。其中,**马铃薯优势区包括**、**、**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东部地区,主要包括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用薯和出口鲜薯品种。  

    4、以**县为主要代表的**地区桑园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间和时间适宜进行马铃薯间套种植,增收效应将十分明显  

**地区桑园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间和时间适宜进行马铃薯间套种植的。**县的桑园面积在**万亩左右,间套种植马铃薯每亩产量可达 1000公斤 左右,每亩增收1000元(按1.0元/公斤计算)计算,如果全县桑园全部进行马铃薯间套种,种植面积按一半进行统计,预计全县**万亩桑园(实际面积为**万亩)可多增加生产收入*亿元。  

5、在我县开展冬春季桑园间套种植马铃薯的研究和示范,拓宽我县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符合国家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和**省钱粮双增的农业产业政策,该项技术的推广,将给**地区桑蚕生产增加产值奠定更好的基础。  

6、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是省综合研究实力三强所之一,长期进行马铃薯的育种、栽培、免耕及间套种技术研究,2004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马铃薯品种3个,“**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和春夏繁种技术研究”通过2006年**科技厅研究成果鉴定。现本单位又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实施单位。有过强过硬的技术支持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因此,在**县开展冬春季桑园间套种植马铃薯的研究,建立示范基地,推广项目技术成果,带动**地区春季桑园间套种植马铃薯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和农业的收入,意义十分重大,符合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农业七大体系建设的产业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以**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本项目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三、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分析  

   

四、马铃薯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马铃薯作为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可以作为粮食、蔬菜和加工等各种用途,市场容量非常大。**地区秋、冬、春季栽培的马铃薯,多以鲜食和加工的早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桑园冬季间套种马铃薯示范项目建议书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