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可持续发展因素调研报告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民营企业约26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6%,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已超过50%,吸纳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75%,所创造的工业新增产值占全部工业新增产值的70%左右,所提供的出口超过全国出口总额的60%。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城乡就业的主渠道。确保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在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实现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市场目标导向偏差。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由于欧美市场消费低迷,各国贸易壁垒高企,导致我国民营企业订单数量锐减,出口受阻,特别是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剧烈冲击,一些著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也轰然倒闭。由于长期以来偏重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而忽视了人口基础较大、潜在客户群体不断增加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并且未能有效开拓内需前景广阔的国内市场,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导致其业务高度依存于出口,一旦外需市场萎缩则难以为继。
2.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整体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产品升级、业务流程重组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间仍存在较大距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核心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并且其创新结果又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作为民营企业主体的中小企业资金并不充裕,难以独立完成。其次是知识产权保护虽有显著改进,但尚未形成国民的法治意识和自觉行为,创新维权成本过高,导致创新投入与创新收益严重不对称,极大地挫伤了民营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最后是创新人才的供求严重失衡。一方面,民营企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民营企业的客观需求严重脱节。
3.风险控制意识欠缺。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已迅速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从而导致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风险剧增,而众多的民营企业缺乏“危机管理”意识,并未有效构建起风险防范、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等应急机制,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显得极其被动。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来说,由于民营企
民企可持续发展因素调研报告
本文2009-09-26 08:17:23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137048.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