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煤监局迎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09-09-25浏览:2637下载144次收藏
绿叶对根的情意
从**出来闯荡60年的父亲和母亲,在年近八旬的时候,带着对家乡抹不去的眷恋,带着至今未改的家乡口音,乘飞机飞回**了,要在那里生活一两个月。过去的60年间,他们每隔几年就要回去住上几个月。但这次父母年事已高,作为女儿,我放心不下,请了年假追随过去。
  作为**人的后裔,从父母的口述和阅览史书中,粗略知道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火车上带了几本书,借此机会研究一下**的地理和人文情貌。以忠孝著称的齐鲁大地,是黄河农业文化的发祥地,黄河从这里入海,这片黄色的冲积平原,是儒家思想最肥沃的土壤,曾经孕育出孔子、孙子、鲁班、诸葛亮、王羲之、李清照等灿若银河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东西走向的黄河与南北走向的大运河在**构成一个坐标, 儒家文化哺育了**人的社会风尚,民风淳朴,**人性情敦厚善良、仁义孝道、豪爽义气、正直而恭俭,,有着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韧。
  思绪随车轮飞转,对祖籍地的印象沿着父母亲的足迹、他们断续的描述以及童年的记忆,一点点串连成脉络,象车轮碾过枕木一样,跨越了60个年轮。
  五十年代中期,作为长子的父亲从家乡出来,辗转投奔在东北的叔伯大爷,在营城煤矿当上一名工人。那时家乡极度贫困,在外当工人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而且可以周济家里窘困的经济状况。工作几年间回乡娶回了我的母亲,随着大姐的出世,一个稳定的小家庭在东北扎了根。
  六十年代初期,父亲调到了长春,在吉林煤管局工作。每月要从为数不多的工资里抽取一、二十元寄回去,以解老家的穷困。老家的舅舅、叔叔们每日在田里里刨工分,勉强糊口,亲友盖房、侄辈娶亲,都要仰仗父亲资助,连累得我们家里也非常窘迫。随着我们姐妹五人陆续出生,家中日子捉襟见肘。
  七十年代,家里姊妹几个陆续上学,日子依然很艰难。老家的老人年事渐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求医问药的费用越来越高。每每接到老家来信,都令父母接连几日满面愁容。
  八九十年代,老家的来信逐渐多了报喜的内容:堂兄考上了医学院,日子稍微好过些;村里开始分田到户,实行多种经营;卖粮后有了结余,翻修了房子;弟妹去镇里打工学习理发技术,回来开了个小理发馆,老家的亲戚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少了老家的拖累,我家经济状况也有好转,过去逢年过节给老家邮寄救济衣服、食品,现在是老家的亲人给我们邮寄海鲜制品、大枣等干果。父母几次坐火车回**探亲,在那里生活两三个月。回来后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喜笑颜开地描述老家变化。只是家乡的交通还不很发达,几次辗转换乘车,让年迈的父母一路十分劳顿。
  近十年,陆续出台的农村政策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我们和老家的沟通越来越顺畅。表哥表弟时常用手机给父亲、母亲发来短信,汇报着越来越富裕的变化,我和表兄妹们则是通过网络沟通信息:表哥在潍坊市医院成为主治医师,买了近300平米的房子,正在装修;弟妹的理发店一个人忙不过来了,招收了几个徒弟帮忙;堂兄买了一辆农用车;老姨应聘到镇办工厂工作,老姨家的大表妹考上了**师范大学。这十年间父母回老家,已是往返乘坐飞机了,早饭后在长春登机,晌午便坐在舅舅家的小院儿里了。
   列车跨过了黄河大桥,不久到达了济南火车站,表哥开车来接。已近中年的表哥微微发福了,自从辞职后独自开办了一家眼科医院,表哥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眼科专家。驱车沿着济青高速飞驰,**的公路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第一次踏在家乡的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煤监局迎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